本章在讨论最佳行为方式时加上了一条,即社会行为规范。因为人的行为方式,受着社会行为规范的约束,也就是说,只要在社会行为规范的范围里才能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比如一个人杀掉另一个人,杀人者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是最佳行为方式,这行不行呢?显然不行,因为这违背了社会行为规范。所以,人类的一切行为方式,首先要符合社会行为规范,才谈得上是最佳行为方式。
这里所说的大人,是指成年人,是相对于小孩子而言的,因为小孩子年幼无知,不知道如何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所以,即使他们偶尔做了违背社会行为规范的事,没有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他们的错误也不大。然而成年人就不一样了,成年了,懂事了,就应该懂得所在的社会环境的有关行为规范,从而选择一种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赠汪伦、
晚春、
渡桑乾、
乐游原、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使至塞上、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
推荐诗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悖入悖出 悖:违背、胡乱。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薄技在身 薄:微小。指自己掌握了微小的技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思议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 不谋而合 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