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卷四十四部分翻译

卷四十四部分翻译

查看卷四十四全诗

  郑羲,字幼駘,荥阳开封人,曹魏将作大臣郑浑的八世孙。曾祖郑豁,慕容垂政权的太常卿。父郑晔,不做官,娶长乐潘氏为妻,生有六个儿子,都粗有志气,而郑羲排行第六,文学为优。少年时被举为秀才,尚书李孝伯把女儿嫁给他。高宗末年,朝廷拜授他为中书博士。

  天安初年(466),刘彧的司州刺史常珍奇举汝阳来降朝廷,显祖下诏让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前去迎降,并招慰淮、汝,派郑羲参预元石军事。到上蔡之后,常珍奇率领文武官员三百人前来迎接,相见后,大家商议要把军队驻扎在汝水以北,并不马上入城。郑羲对元石说:“军机之事,贵在神速,而今珍奇虽然来了,但意图不明,我不如直入其城,夺其要害,据有府库,虽然这样做并非出自我们的初衷,但我们的目的是要全面控制局势。”元石接受了郑羲的意见,于是策马径自入其城池。城中还有珍奇亲信兵马数百人,驻在常珍奇宅第里面。元石既克城池,意气更加骄横怠惰,只管置酒嬉戏,毫无警戒防备之意。郑羲对元石说:“看常珍奇很有不平之色,应该严兵设防,以备非常之变。”这天夜里,常珍奇果然派人焚烧府邸厢屋,意在救火时发难,因元石有备,只好作罢。第二天,郑羲备白虎幡旗慰喻郭邑,大家心情才安定下来。

  第二年春天,他们又领军东讨汝阴。刘彧的汝阴太守张超据守的城池攻克不下,元石率领精锐人马攻打,不克,于是退军至陈、项,商量打算退军长社,到秋天再行攻打。众将都乐于早点回去,全都说这是好计策。郑羲说:“现在张超驱使市民,挑着石头,蚁聚穷困城池,其坚持的最长限度不会超过一个月,我们应该安心地守在这里。张超粮食一完,不投降也会弃城而逃,我们可翘足以待,他自然会成擒拿之物了。而我们如弃围还归长社,长社路途遥远,张超听说必定修城深挖堑壕,多积谷薪,将来恐怕难以攻打了。”元石不听,于是还师长社。到了冬天,又来攻打张超,张超果然有防备,他们只好无功而还。几年以后,张超死了,杨文长代其戍守城池,食尽城溃,才攻下城池,竟如郑羲所预计的相同。淮北平定之后,郑羲迁升中书侍郎。

  延兴初年,阳武人田智度,年十五,妖惑动众,扰乱京城。朝廷以郑羲深得河南老百姓的信任,也为州郡长官所信,便派他前去安抚。郑羲到该地以后,宣示祸福,重加悬赏,十天内,聚集的民众纷纷归去散开。智度奔逃颍川,不久就被擒拿斩杀。因功,郑羲被赐予平昌男爵位,加授鹰扬将军。

  高祖初年,兼任员外散骑常侍,假宁朔将军、阳武子,出使刘准政权。中山王元睿又,被当世君王宠幸,并置王官,郑羲为其作传。这以后,他便连年不转官职,家产也十分短乏,因此请假归家,便不回去了。等到李冲受宠显贵,与郑羲结成姻亲之好,于是他又被起任为中书令。文明太后为自己父亲燕宣王在长安立庙,初成后,任命郑羲为太常卿,假荥阳侯,具官属,到长安拜庙,破石造碑立于庙门。回来之后,以出使的功劳,仍赐侯爵,加授给事中。出使安东将军、西兖州刺史,假南阳公。郑羲多受贿赂,以贿成政。性情又很吝啬,老百姓有给他送礼的,甚至连杯酒块肉也不赏给别人,西门受人羊酒,东门便把东西卖了。因他是李冲的亲家,执法官员也不纠劾他。酸枣令郑伯孙、鄄城令童腾、别驾贾德、治中申灵度,都为官廉洁贞正,勤恤百姓,郑羲都上表称赞推荐他们,时论也称赞他的行为。文明太后为高祖娶他的女儿为嫔,征拜他为秘书监。

  太和十六年(492)去世,朝廷赠帛五百匹。尚书奏谥曰宣,诏书曰:“盖棺定谥,先典成式,为的是激扬清浊,治道明范。以往何曾幼年有孝行,良史不改‘缪丑’之名;贾充受宠于晋,直士犹立‘荒公’之称。郑羲虽然素有文业,而为政缺少廉节清正的风范。查古代先例,其未光耀于朝策;贪财昧货之谈,已经流播民间。谥以善名,殊乖谥名初衷。又前岁之选,他所举人才并不是备有品行然后才被举选,自荷后任,功绩未昭。尚书为什么偏偏不能做到至平至公,愆失违背我朝明典!依据谥法:博闻多见叫‘文’,不勤成名叫‘灵’。可以赠谥于他,加谥文灵。”

推荐古诗: 杨柳枝(一树衰残委泥土)题桃花夫人庙长相思(一重山)渔翁在狱咏蝉并序滕王阁诗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己亥杂诗(少年哀乐过于人)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推荐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心落意  放心,无忧虑。
  • 拔刀相助  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 巴高枝儿  比喻高攀。
  • 百舍重趼  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亦作“百舍重茧”。
  • 百般折磨  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