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卷十四翻译

卷十四翻译

查看卷十四全诗

  牛弘,字里仁,安定鹑觚人,本姓燎。  祖父燎炽,郡里任中正。  父亲燎允,在北魏任侍中、工部尚书、临泾公,赐姓牛。  牛弘尚在襁褓之中时,有相面的见了他,对他父亲说:“这个小孩日后当会富贵,好好养他。”他长大后,长满胡须,容貌魁伟,生性宽容,好学博闻。  在北周时,开始任中外府记室、内史上士。  不久转任纳言上士,专管文牍,很有美名。  后升任威烈将军、员外散骑侍郎,修《起居注》。  后来袭封临泾公。  宣政元年(578),转任内史下大夫,升任使持节、大将军、仪同三司。  隋开皇初年,升任散骑常侍、秘书监。  牛弘因文献典籍散失,上表朝廷,请求开民间献书之路。  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下诏,献书一卷,赏缣一匹。  一、二年间,文献稍稍齐备。  牛弘晋爵为奇章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开皇三年(583),授礼部尚书,奉命修撰《五礼》,写成百卷,通行于当代。  牛弘请求按古代规矩修建明堂。  皇上因国家刚刚草创,无暇制作,最后没接受他的建议。  开皇六年,牛弘任太常卿。  九年,皇上下诏改定雅乐,又作乐府歌词,撰定圆丘五帝凯乐,并议音乐之事。  牛弘提出建议,请求十一月以黄钟为宫,十三月以太簇为宫,皇上说:“不必作旋相为宫。  暂且作黄钟一均。”牛弘又呈上建议,请求正定新乐。  皇上认为他的建议很好,下诏牛弘,让他与姚察、许善心、何妥、虞世基等人一起,正定新乐,这事记载在《音律志》里头。  这以后议论修建明堂事,皇上诏令牛弘一条一条地呈上历史故事,议论明堂兴废的得失,事情记载在《礼志》里头。  皇上非常敬重他。  当时杨素凭着才气和富贵看不起人,轻侮大臣,只有看见牛弘,没有哪回不肃然起敬的。  杨素将要进攻突厥,到太常与牛弘话别。  牛弘送杨素到中门,就停下了。  杨素对牛弘说:“大将出征,所以来话别,为什么相送如此近呢?”牛弘拱拱手,就退回去了。  杨素笑笑说:“奇章公可说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不久授牛弘大将军、吏部尚书。  当时高祖又令牛弘和杨素、苏威、薛道衡、许善心、虞世基、崔子发等人一起,召集各位儒生,讨论新法中杀人刑法的轻重。  牛弘所提出的见解,众人都很佩服。  仁寿二年(602),献皇后去世,自三公以下的大臣都不能决定安葬皇后的仪礼。  杨素对牛弘说:“您是老学者,时人都很仰慕,今天的事,就要请您决定了。”牛弘一点都不推让,一会儿,仪礼都安排好了,而且都有根有据。  杨素感叹道:“士族的礼乐制度都在牛公这里了,这不是我们所能赶得上的呀!”牛弘因为三年的守丧期,大祥、小祥祭礼的举行在时间和规格上都有所缩减,服丧十一个月便举行小祥之祭,无前例可循,把这告诉高祖,高祖采纳了他的意见。  下诏确定服丧之礼,是从牛弘开始的。  牛弘在吏部,选举人才时,先看德行,后看文才,务在审慎。  虽然选人稍缓,但他所进用的人,大多称职。  吏部侍郎高孝基,善鉴赏,很机敏,清廉、谨慎无与伦比,但他爽俊有余,形迹似嫌轻薄,当时执政多因此而怀疑他。  只有牛弘深知其真才,推心委任。  隋代的选举到这时才最公允。  当时人们更加佩服牛弘见识的远大。  隋炀帝为东宫太子时,几次给牛弘赠送诗书,牛弘也有诗书回答。  到炀帝继位后,曾赐牛弘诗道:“晋家山吏部,魏世卢尚书。  莫言先哲异,奇才并佐余。  学行敦时俗,道素乃冲虚。  纳言云阁上,礼仪皇运初。  彝伦欣有叙,垂拱事端居。”一起被赐诗的,至于文词的赞扬,没有赐牛弘的诗这么美的。  大业二年(606),升任上大将军。  三年,改任右光禄大夫。  随同隋炀帝拜谒恒岳,坛场王圭币、土单..牲牢,都由牛弘决定。  后下太行山,炀帝曾把牛弘引到内帐里,赐他与皇后一起同桌饮食。  他所受到的礼遇亲重就到了如此地步。  牛弘对他的儿子们说:“我受到了非常的待遇,承受大恩。  你们这些子孙,应以诚实、敬职自立,以报答朝廷的大恩。”大业六年,随同隋炀帝巡幸江都,这年十一月,在江都郡去世,时年六十六岁。  炀帝伤悼痛惜不已,赠予甚多。  归葬安定,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安侯,谥号叫“宪”。  牛弘荣宠当世,但车子、服饰都很一般,对上尽礼,对下尽仁,讷于言而敏于行。  皇上曾让他宣布圣旨,牛弘到阶下,不能说话,退回拜见皇上,道歉说:“我都忘了。”皇上说:“传几句话,这只是点小才,你都不行,看来你不是当宰相的料子。”更加称赞他的质朴正直。  大业年间(605~616),对他更加亲重。  牛弘生性宽厚,笃志于学,虽然公务繁杂,但是手不释卷。  隋代旧臣,能始终得到信任的,只有牛弘一人而已。  牛弘有个弟弟叫牛弼,好喝酒,一喝就醉,曾因醉酒,射死了牛弘牛车上的牛。  牛弘回家,他妻子对他说:“小叔射死了牛。”牛弘听了,无所怪闻,只说:“作菜吃。”牛弘坐定后,他妻子又说:“小叔忽然射死了牛,真是怪事!”牛弘说:“我已知道了。”他脸色不变,仍旧读书。  他就是这样待人宽和。  牛弘有文集十三卷行于世。  他的长子牛方大,也有学问,官至内史舍人。  次子牛方裕,生性凶险,没人性,隋炀帝巡幸江都,他与裴虔通等人谋杀炀帝,其事见《司马德戡传》。

推荐古诗: 遣怀春雨黄花川鸟鸣涧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送张五归山凉州词别云间(三年羁旅客)更漏子(水涵空,山照市)昭君怨(午梦扁舟花底)

推荐诗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捱风缉缝  指多方钻营,找门路。
  • 巴高望上  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 本小利微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病魔缠身  指长期患病。
  •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拨乱反正  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