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读解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十二节读解

第十二节读解

查看第十二节全诗

  《道德经·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孟子和老子为什么要用儿童来这样比喻呢?因为儿童的私心私欲还没有发展起来,儿童们虽然亦有欲望,但不是很自私,不会损人来利己。既然不损别人别物,那么别人别物也就不会来损他。所以毒虫不刺他,猛兽不伤害他,凶猛的鸟不抓他。他虽然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抓得很牢固,他还不知道雌雄两性的结合但小生殖器却能勃起,这是因为精气产生了。精气的产生就是欲望的萌发,而这个萌发的欲望却不会损及他人。他整天哭叫但喉咙却不哑,这是因为和谐协调之气旺盛。所以知道这个和谐协调之气就叫做认识了规则,知道了和谐协调之规则就叫做明智。

  丰饶富裕的生活就叫做有灾祸,儿童也有吃穿的欲望,但他们的这些欲望很容易就能满足,因为他们还不知道丰饶富裕与简陋粗食的区别,只要能吃饱,便会满足。既然满足了,也就不会去索取更多更好的东西。既然不会去索取很多其实并不实用的东西,也就不会引来灾祸。而成年的人,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与诱惑,在吃穿基本上都能满足的情况下,还想要去索取更多更好的其实并不实用的东西,因而也就引来了灾祸。

  因为欲念支配精神就叫做逞强。这句话用现代来说就叫做“攀比”,过多的欲念就是攀比心理的根源。因炫耀与歧视而出现攀比心理,因攀比而出现了逞强,因逞强就会引来事物的发展壮大,因事物的发展壮大就会引来灾祸。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而事物发展壮大了就会逐渐走向衰老,鲜花开得繁盛了就会凋谢,月亮满盈了就会亏。所以人们发展事业,不要太过于追求圆满与壮大,很快、很容易就圆满与壮大了,就称为不合正道。因为事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花儿提前开放就会提前凋谢,儿童提前成熟就会提前衰老,所以不循序渐进就是不合正道,而不合正道则就会早早地停止了。所以个人的修养,则在于“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所以,成年人保持一颗童心,并不是要象小孩一样只有儿童的智力,而是要象儿童一样,没有私心杂念。这也就是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推荐古诗: 秋雨夜眠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题菊花花下醉夏日南亭怀辛大送綦毋潜落第还乡送梓州李使君登鹳雀楼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多丽(小楼寒)

推荐诗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莫莫高山深谷逶迤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无聊赖  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关锁国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急之务  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 不可企及  企:希望;及:达到。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 不郎不秀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