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卷五十二部分翻译

卷五十二部分翻译

查看卷五十二全诗

  萧范字世仪,性情温和而且有器度,有见识。他担任卫尉卿,每夜亲自巡逻警卫。梁武帝对他的劳苦给予嘉奖。后来出任益州刺史,行至荆州而父亲忠烈王去世,他因而停止前进自请解职。武帝不准,下诏让他暂时监管荆州。湘东王到荆州后,萧范依然到益州任职,他让弟弟湘潭侯萧退送葬而东下。大同元年(535),因为开通了剑道,收复了华阳而加封爵。不久任领军、侍中。

  萧范虽然没有学业专长,但以能筹划谋略而自诩。他喜爱珍奇古玩,招集有才能的文士,自己也随其心意而题写各种文字,文中也时常表现出新奇的情致。他曾得到旧琵琶,上面题有“齐竟陵世子”的字样。萧范感叹人去物存,提笔写诗以咏其事,并送给湘东王看,湘东王读了他的诗后,写了《琵琶赋》相和。

  后来萧范任都督、雍州刺史。萧范治理地方,在当时很得称誉。他体恤并常看望将士,很获将士们的欢心。于是他招兵士,养战马,修城墙,在私人住宅中存军粮。当时庐陵王为荆州刺史,任都督府,与萧范一向不和睦,所以就上奏朝廷说萧范要谋反作乱。萧范也启奏朝廷,自我辩护,梁武帝宽恕了他,但当时议论者也认为萧范想要反叛。又有童谣说:“莫匆匆,且宽公,谁当作天子,草覆车边已。”当时梁武帝年事已高,诸王都互不服气。简文帝当时虽然已是皇太子,但也还是不安心,他对司空邵陵王萧纶特别有戒心,相互怀疑。萧纶当时为丹阳尹,威震京都一带。简文帝便挑选精兵来守卫皇宫。兄弟不同心,名声为四方所知。萧范因自己的名字和童谣所说的相应便请求获取公道对待。不久,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萧范心中暗自高兴,以为童谣有了应验,梁武帝如果去世,诸王一定会发生内乱,萧范既得到众人拥戴,又有很大的名声,就可趁机会来安定天下。他就再招收士人民众,盼望着非常事件发生。

  太清元年(547),梁大举进攻北方。起初在商议让谁当元帅时,武帝想用萧范。当时朱异刚从外面回来,听说后急忙入宫说:“鄱阳王萧范是盖世英雄,很得人心,然而他所到之处残暴异常,不是吊民伐罪的人才。过去陛下曾登北顾亭观望,说江东有反气,会在骨肉中挑起战争,现在这件事,尤其应当仔细地考虑、选择。”皇上默然说:“会理怎么样?”朱异回答说:“陛下得到人才,我没什么遗憾了。”但会理懦弱而无计谋,他所乘的轿子用板造得像房子一样,顶上蒙着牛皮。皇帝听说后很不高兴,军队行进到宿预,贞阳侯萧渊明请求出征,皇帝又让萧渊明代替了会理,而让萧范担任征北大将军,总督汉北征讨诸军事,不久改为南豫州刺史。

  侯景在涡阳战败,退兵守卫寿阳,于是改命萧范为合州刺史,镇守合肥。当时侯景想要反叛的心迹暴露出来,萧范多次上书报告这件事,可是朱异每次都将此事压住不上奏。后来侯景包围了都城,萧范派世子萧嗣与裴之高等入京救援,升迁为开府仪同三司。台城陷没之后,萧范就放弃合肥城,出守东关,向魏求救兵,并让两个儿子做人质。魏军占据了合肥却并不援助萧范,萧范进退两难,无法可想,只好沿河西去,驻军于枞阳,派人送信给寻阳王萧大心,萧大心打算回到九江,与萧范合兵西上。萧范得到信十分高兴,就领兵到盆城,将晋熙改称为晋州,派儿子萧嗣任刺史。江州的郡县,名称多有更改。于是寻阳王的政令实行范围只剩有一个郡,大心又很害怕和怀疑萧范,而且当时连米也买不到。萧范又派他弟弟观宁侯萧永带兵打通南川,援助庄铁。当时两镇相互猜疑,再没有抵抗反叛贼人的志向。萧范的数万士兵都没有饭吃,很多人都饿死了。萧范最终因发背疽而死。众人秘不发丧,拥戴他的弟弟南安侯萧恬为主帅,拥有几千人马。萧范的将领侯王真在豫章袭击了庄铁,将庄铁杀了,并吞了他的军队。这时才到郡为萧范发丧,但在松门遇风,萧范的灵柩沉入水中,又用钩子从水中钩了上来。后来于庆之逼近豫章,侯王真为投降于庆之而献出了萧范的儿子十六人,他们都被于庆之活埋在石头城。

推荐古诗: 赠钱征君少阳无题(八岁偷照镜)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山中新晴野望庆清朝慢(禁幄低张)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西江月(军叫工农革命)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推荐诗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安危与共  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 苍白无力  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首相知  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北面称臣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