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寻求到、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呢?答案是,要依靠智慧和学识。所以孟子在这里提出了深造,也就是要拓宽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学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然而要进行深造,想求很深的造诣是有一定的道路的,首先要自己走上这条道路,然后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才能得到很深的造诣;因为只有自己得到了很深的造诣,才能在辨别事物时处之安然;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以前人们都把“居”训为“居住”、“安居的房屋”之意,其实不是。在《周易》、《老子》、《礼记》、《论语》中多次使用“居”字,都将其训为辨别之意。就本段话的意义来理解,有了较高的学识,有了更深的造诣,才能真正地辨别事物。如果说有了较高的学识,有了更深的造诣,只是处之安然,心安理得,这就不符合全句话的意义,也不符合孟子的思想。因为辨别事物是人们必须要学会的起码本事。因此,在辨别事物时处之安然,才能给与得深;这个给与,也就是第七章所说的:“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中的教导后人的意思。教导给与得深,才能在处世中左右探寻到事物的本原;因为只有探寻到事物的本原,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
轻肥、
题海图屏风、
咏怀古迹五首、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终南别业、
明月三五夜、
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
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
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襁褓中)
推荐诗句: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悖入悖出 悖:违背、胡乱。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卜夜卜昼 卜:占卜。形容夜以继日地宴乐无度。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堪言状 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