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言谈,就是紧接上文的教育问题而言的。用善行去感化别人不行,那么就要用善良的社会行为规范去教育别人,那么,在教育中,就不能只有空洞的说教,也就是说,光喊口号“要善良!”“要善良!”是不行的。要有实际的例子、典范,再加以理论的评价,也就是“说理”,才能使人心悦诚服。我们现代社会也在拼命提倡道德、精神文明等等,可是光喊道德、精神文明有什么用?只会让学生们产生逆反心理,空洞而抽象的道德教育是不行的,要说理,要让人们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才能增加与巩固人们心中的道德观念。
推荐古诗:
古风(郑客西入关)、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试借君王玉马鞭)、
杨柳枝(六幺水调家家唱)、
杨柳枝(苏州杨柳任君夸)、
风雨、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秦中寄远上人、
题义公禅房、
送柴侍御、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推荐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爱莫之助 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白旄黄钺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墨官司 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弃草昧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