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列传三部分翻译

列传三部分翻译

查看列传三全诗

  魏王李继岌,是庄宗的儿子。庄宗在魏州即帝位后,任李继岌为北都留守,以后以镇州为北都,又命李继岌为留守。同光三年(925),讨伐蜀地,任李继岌为都统,任郭崇韬为招讨使,十月十九日,到凤州,武兴军节度使王承捷以凤、兴、文、扶四州投降。二十五日,到故镇,康延孝收复兴州。此时伪蜀主王衍率领亲军五万在利州,令步骑亲军三万在三泉迎战,康延孝、李严以劲骑三千攻击,蜀军大败,斩首五千级,其余的溃散逃命。王衍听说败讯,放弃利州奔回西川,断绝吉柏津桥而去。三十日,李继岌到兴州,伪蜀东川节度使宋光葆以梓、绵、剑、龙、普等州投降;武定军节度使王承肇以洋、蓬、壁三州符印献上投降;兴元节度使王宗威以梁、开、通、渠、麟等五州符印送上投降;阶州王承岳献上符印;秦州节度使王承休弃城逃走。十二日,李继岌经过利州。十九日,到剑州。二十日,到绵州,王衍派使者上笺表求降。二十七日,进入成都。从发兵离开洛阳到平定蜀地,一共七十五日,势如破竹,前代所未见。回师到渭南,听说庄宗败亡,军队溃散,自缢而死。

  秦王李从荣是明宗第二个儿子。明宗登上皇位,于天成初年(926),授李从荣为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三年,调任北京留守,兼河东节度使。四年,任河南尹。一天,明宗对安重诲说:“最近听说从荣左右的人伪宣朕的诏书,命他不要接近儒生,儒生多懦弱,担心受他们迟钝性格的影响。朕刚才知道,有些吃惊。我以前因从荣年幼,出去管理大藩属地,所以选了儒雅之士,靠他们辅佐。现在听到这种奸邪的话,这哪里是朕希望的呢?”追究说这话的人准备杀掉他们,安重诲说“:如仓促行刑,又担心宾客随从难以处置,且望严加训诫。”于是停止没杀。

  李从荣写诗,和从事高辇等人互相唱和,自以为章句在当时超群出众,有一千多首诗,号为《紫府集》。

  长兴年中,李从荣以秦王身份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李从荣便请以严卫、捧圣步骑两指挥为秦王府衙兵,每次上朝,以数百骑兵随行,出行就张弓挟箭,满街奔驰。接受元帅一职后,便令其府属僚佐以及四方游士,各写《檄淮南书》一篇,陈述自己将扫清天下之意。起初,有言事的人请为亲王设立一名师傅,明宗向近臣询问,管事的人因李从荣名声势力日益隆盛,不敢违抗旨意,便上奏说“:王官适宜委任。”李从荣乃奏请刑部侍郎刘赞为秦王师傅,又奏请翰林学士崔..为元帅府判官。明宗说“:学士代我拟诏令,不可拟议。”李从荣不高兴,退下后对身边的人说:“既然委任元帅一职,却又阻止我请僚佐,又不明白制旨。”再奏请刑部侍郎任赞,明宗同意了。后来发兵侵犯皇室,失败而死,废为庶人。

  许王李从益是明宗的幼子。是宫嫔所生,明宗命王淑妃抚养他。曾对身边人说“:只有这个儿子出生在皇宫,所以我特别喜爱他。”长兴末年,封为许王。晋高祖即位后,因为皇后就是他的姐姐,便把李从益养在宫中。晋天福中,因为李从益是二王之后,改封郇国公,食邑三千户。后来与母亲回洛阳看守陵墓。开运末年,契丹国主到汴州,以李从益遥任曹州节度使,再次封为许王,不久与王妃回西京。遇上契丹主去世,契丹任命的汴州节度使萧翰打算回北方,但担心中原无主,军民大乱,不能安心平稳地回去,于是诈称契丹主的命令,派人到洛阳迎接李从益,令他掌管南方军国事务。李从益和王妃逃到徽陵以避开此事,使者赶到,不得已才赴任。李从益在崇元殿会见众官,萧翰率部众在殿上排列朝拜,众官在殿下趋拜,于是伪任王松为左丞相,赵上交为右丞相,李式、翟光邺为枢密使,王景崇为宣徽使,其余官员各有安置。又任北方来的燕将刘祚为临时侍卫使,兼在京巡检。萧翰回到北方时,李从益在北郊为他饯行。到汉高祖将离开太原时,李从益召见高行周、武行德准备抗拒汉高祖,高行周等人不同意,又上奏这件事。汉高祖发怒,车驾将到京城,李从益与王妃都被赐死在家中,年仅十七岁,当时人都哀悼他。

推荐古诗: 渔翁梧桐影(明月斜)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戏笔(野菊荒苔各铸钱)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滇海曲(海滨龙市趁春畲)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己亥杂诗(一百八下西溪钟)水调歌头(才饮长沙水)

推荐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里迟离  阴历九月九日。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门思过  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补阙灯檠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次之迁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 不吝赐教  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