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赏析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是哪个诗?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朝

《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译文及注释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查看全部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鉴赏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以为艳情诗。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醉后赠张九旭白石滩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声声慢(寻寻觅觅)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

推荐诗句: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热门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睨一切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折不回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无常势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并驾齐驱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愤不启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 不见经传  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造次  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