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恭帝纪部分翻译

恭帝纪部分翻译

查看恭帝纪全诗

  恭帝,讳名宗训,是世宗的儿子。广顺三年(953)八月四日,生在澶州府第。显德六年(959)六月九日,诏令授予特进、左卫上将军,封为梁王。十九日,世宗驾崩。二十日,公布世宗遗诏,命恭帝在灵柩前即皇帝位。这天,群臣奉恭帝即位后退下。二十三日,北面兵马都部署韩令坤上奏,在霸州以北打败契丹五百骑兵。二十四日,宰臣范质等上表请恭帝临朝听政,上表三次,才答应。二十八日,文武臣僚上表,请将八月四日定为天寿节,恭帝准允。本月,十六州上奏大雨数十天不止。

  秋七月七日,以今上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依旧为检校太尉、殿前都检点,进封为开国侯。二十三日,诏令大赦天下。本月,各道相继报告,天下大雨,各地河川水溢泛滥,漂走房屋淹死人民,损害禾苗庄稼。

  八月二十九日,高丽国派使者上朝进贡,又进上《别序孝经》一卷、《越王孝经新义》一卷、《皇灵孝经》一卷、《孝经雌图》三卷。

  九月,京城及各州大雨十多天,洪水成灾,河川泛滥。

  冬十月二十五日,世宗皇帝的灵车上路,二十九日,南唐国主李景报告,南唐太子李弘冀去世,恭帝派御厨使张延范充任吊祭使前往吊唁。

  十一月一日,将世宗皇帝葬在庆陵。

  十二月一日,史馆上奏,请派官员撰修世宗实录,恭帝应允。二十四日,天下大雨,白天昏暗不明,共下了四天才停雨,恭帝命使分赴各州赈济遭受水灾的灾民。

  显德七年(960)春正月一日,镇、定二州飞报,契丹入侵,河东贼军从土门东下,与契丹人会合兵力,恭帝诏令今上赵匡胤领兵北伐。三日,今上赵匡胤领兵从京城出发,当夜住宿在陈桥驿。天还未亮,发生兵变,将士大声呐喊高呼万岁,披着铠甲拿着刀枪,推戴赵匡胤上登帝位,扶他上马,拥逼着南回。这天,恭帝下诏,禅位与赵匡胤。赵匡胤于是到崇元殿接受天命,百官朝拜庆贺而退下。诏令封恭帝为郑王,以奉持后周的祭祀。正朔服色全依旧制,奉皇太后为周太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春天,恭帝在房陵去世。宋太祖赵匡胤听到后震惊悲痛,在便殿举行哀悼穿上丧服,百官上前安慰。旋即派朝廷使者监护恭帝的丧事。在当年十月,将恭帝葬在周世宗的庆陵旁边。太祖诏令有关官员议定谥号叫恭皇帝,陵墓叫顺陵。

推荐古诗: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冬至夜堂成(七言绝句)沈下贤宿建德江行宫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梦秦氏赠言(三春过后诸芳尽)七绝(天公丧母地丁忧)春日偶成两首(极目青郊外)

推荐诗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川归海  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翼双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 必争之地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善终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