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注释及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注释及翻译

注释及翻译

查看全诗

注释
①代:古国名,在今山西东北部和河北蔚县一带。其地盛产良马。
②鲁阳关:古关名,在今河南鲁山,是古代的军事要地。
③吴兵照海雪:这句写唐军出发西征。吴兵,吴地征来的兵。照海雪,指吴兵旗帜鲜明,照耀如同海中的雪浪。
④“半渡”两句:大军正在上辽津渡河,当时黄云蔽空,天色暗淡。上辽津,即上辽水,今名潦水。源出江西奉新县西,流经永修县,与修水汇合。
⑤豫章山:泛指豫章境内的高山。
⑥休明人:太平时候的人。
⑦素:向来。闲:通“娴”,熟悉。
⑧精:精诚。
⑨惮:惧怕。
⑩落星湾:也叫落星湖,在今江西鄱阳湖西北。此曲:指《豫章行》。鬓成斑:头发变成花白。

译文

战马在胡风的吹拂下,鬃毛尽卷起来,更显飒爽强健。往北去就是军事要地鲁阳关了。吴兵旗帜鲜明,耀眼如同海中的雪浪。不知道他们西讨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大军正在上辽津渡河,当时黄云蔽空,天色暗淡。老母与儿子离别,十分悲痛,呼号不绝,她们远远相送儿子到野间,仍然不愿离去,因为他们都不知再次相见会在何时。旌旗飘扬,白马嘶嘶,征人已经离去了,可她们仍哭着久久追攀,不愿回去。秋天最是悲凉的季节,豫章山上的白杨苦闷无依,早早便叶落凋零了。士兵们本是太平时代的人,生来就对斩杀胡虏的事并不熟悉。怎会吝惜自己的生命,害怕在战争中死亡呢?只期望能够为君主扫除敌寇。传说李广在边塞打猎时,把草中的石头误认为是隐伏着的老虎,立即弯弓射去,由于他射箭时专心致志,这箭竟深深地陷入石中。战士们身在边塞,也是怀抱一腔报君建功的热诚,怎会惧怕危险呢?在战场杀敌胆如鲸飞,声势浩大。这首曲子不可以奏响,因为三军战士头发已经花白,听到此曲,一定会感到无限悲伤。


推荐古诗: 问刘十九赠别二首送李侍郎赴常州孟城坳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留春令(采莲舟上)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长干曲四首(君家何处住)

推荐诗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分轩轾  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