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登阁避暑》诗,当诗人在“禾黍尽枯焦”的盛夏之夜,登高纳凉而“意泰神飘飘”之时,想到的却是“独善诚有计,将何救旱苗”,可见他虽忘情于世,却时刻都心系于民,不因己暖而忘民寒,不因己适而忘民暑,不因己饱而忘民饥。这种思想让人不由想到后世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如果白居易一生都得志于世的话,他肯定是一个关心民生疾苦、视民如子的好官。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起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是从白居易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他身居庙宇却仍能心系于民的情怀。这种情怀 白居易诗歌平民意识的具体体现。
推荐古诗:
采莲曲、
蓝桥驿见元九诗、
登鹿门山怀古、
田园乐七首(桃红复含宿雨)、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行宫、
重赠乐天、
出守桐庐道中、
御街行、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推荐诗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营下寨 安、下: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禀性难移 本性难以改变。
- 病病歪歪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薄寒中人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