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地点是皇都长安城。避暑地点是都门外的“佛阁”。据辞海解释:佛阁是佛教建筑中供养佛陀的楼阁。那么,白居易避暑的佛阁是哪里?
据白居易年谱载,元和二年春,白居易由盩厔尉调至京兆府考官,与杨汝士常会于杨家靖恭里(一说新昌里)宅。杨宅位于唐长安城延兴门内,而出延兴门距离最近的寺当属“三像寺”。
“三像寺开元建,倚北原高数百尺依坡刻三大像故曰三像寺,贞顺皇后墓在彼,为守坟寺。”见(类编长安志卷之五·寺观·三像寺)。宋·张礼《游城南记》中转载了这段。本诗中,作者对大旱之年的农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这是表层的含义。在作品的深层次上,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是兼济”还是“独善”的思考。这首诗显示出,在开始的思考阶段,诗人思想上还有些犹豫不决,内心充满了矛盾。
推荐古诗: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试借君王玉马鞭)、
渡桑乾、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送元二使安西、
杂诗、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浣溪沙(懒向沙头醉二瓶)、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
自咏示客(衰鬓萧萧老郡丞)
推荐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 不可一世 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