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一位终生治学的学问家,是一位独特的学者型读书专家。他早年读中国四书五经等,中年读西方社会科学与哲学,晚年读国内外历史与传记等。在延安初期,他研读并详细批注米丁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初版),进而整理出《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最终写成哲学专著《实践论》与《矛盾论》,并成为其后续重要著作的哲学基础。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史,晚年尤其青睐二十四史。他几乎通读二十四史,重点史册或篇章还多遍阅读。他评点《三国志·刘表传》:虚有其表;评点《三国志·张鲁传》:“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评点《宋史·太祖本纪》:不择手段,急于登台;等等[135]。他一生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同仁之中无人能出其右。他读书时既读又记、既批注又发挥,能将所读相关内容融会贯通,可信手拈来为己所用,成语典故随口而出,说话往往妙语连珠。读书一生,受益一世。“博览群书,足智多谋”。
推荐古诗:
清平乐(禁庭春昼)、
蜀道难(噫吁嚱)、
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
赠卫八处士、
绝句漫兴九首(眼见客愁愁不醒)、
留别王维、
点绛唇(蹴罢秋千)、
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锁昼)、
念奴娇(萧条庭院)、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推荐诗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黑分明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