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讨论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曾子遇寇而退,一是子思遇寇而守。谁对谁错?这就是地位问题,人处在不同的地位,就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所以,最佳行为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可以照本宣科的。曾子当时是老师,作老师者,形同父兄、长辈,遇有寇来,青壮子弟怎么能叫老师冲锋陷阵去拒敌呢?所以曾子选择离去,是为了使青壮子弟奋勇拒敌而不分心。所以曾子的选择乃是最佳行为方式。子思所处的位置不一样,他是卫国的一个官员,官员则有守土之责,所以他不能选择离去,只能守土御敌。所以子思的不离去,乃是最佳行为方式。如果曾子是地方官员,那他决不会选择离去,而是要守土御敌。如果子思是老师,那么他也会选择离去,不去影响青壮子弟御敌。这就是孟子所想表达的,最佳行为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可以照本宣科的。
推荐古诗:
寄胡饼与杨万州、
人日寄杜二拾遗、
更漏子(柳丝长)、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黄花川、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满庭芳(归去来兮)、
醉落魄(苍颜华发)、
生查子(长恨涉江遥)、
虞美人
推荐诗句: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傲睨一切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夜雨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般奉承 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