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是《全唐诗》的第164卷第5首。[1] 《白马篇》,古乐府诗题。曹植、鲍照等人之《白马篇》,皆写边塞征战,此则写当时长安之“五陵豪”。[2] 全诗意寓出李白既有热血满腔的爱国豪情又有壮志未酬的苦闷,亦有仕途颠簸、官运不济,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的无限惋惜和悲痛之情。
显然,这首诗上承曹植《白马篇》的精神而来,但又突出了与之不同的侠客形象,表达了一种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时代色彩。
推荐古诗: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不见、
发潭州、
赠柳、
正月崇让宅、
游子吟、
送梓州李使君、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五古(去去思君深)、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
推荐诗句: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行诡道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