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注释及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注释及翻译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注释及翻译

查看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全诗

字词注释

  • 倜(tì)傥(tǎng):气宇轩昂,不受拘束的样子。

  • 鲁连:战国时期齐人鲁仲连。

  • 高妙:杰出,出众。

  • 明月:指夜明珠。《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珠有夜光、明月,生于蚌中。”

  • 光曜(yào):光辉。

  • 却秦振英声:指鲁仲连义不帝秦,却秦救赵一事。

  • 末照:犹余光也。

  •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典故,可见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战国齐人,好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尚气节。游赵之时,恰遇秦军围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求援于魏国,魏安釐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尊秦为帝。鲁仲连往见赵相平原君,陈以利害,义不帝秦,坚定赵王抗秦之决心。鲁仲连帮助赵国坚定信念击退秦军后,平原君赵胜以千金相赠,鲁仲连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于是辞别平原君而去,终生不复见。

  • 澹(dàn)荡:淡薄,不慕名利。

  • 拂衣:超然高举的意思,表示语气坚决。

  • 同调:谓志趣相合。

  • 白话译文

          齐国有个倜傥洒脱的士人名叫鲁仲连,他的才气十分高明美妙。

          他就像一颗夜明珠从海底升起,散发的光芒一下子照亮了天地。

          他用雄辩游说赵、魏联合拒秦,逼退秦军建立莫大功勋。他的英名传遍天下,他的光辉照耀后世,让后人无限景仰。

          他看轻那些功名富贵,回头笑着拒绝了平原君的千金馈赠。

          我也是和他一样的放达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们共同的志趣。

    推荐古诗: 古风(登高望四海)赠元稹恨别念昔游除夜作清明日宴梅道士房青溪杂诗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戏笔(野菊荒苔各铸钱)

    推荐诗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彼众我寡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