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写离情。首二句回忆昔日送别友人的情景。坐落在长江边上的浮玉亭,是词人经常涉足的地方。暮春时节,他曾多次到此送友远行。饯宴在绿树繁茂、浓荫蔽日的亭子里举行。词人不停地举起酒杯,向挚友频频劝酒,殷殷话别,但行人和送者皆心绪不宁,为离别在即而不胜感伤。第三句中,用典“阳关”,即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因写友谊真挚感人。作者这里说“阳关常恨”,是因为别时与友唱阳关,唱罢阳关别故人,而他经常与友分别,故谓“常恨”;正因“常恨”,故再听到阳关唱起,就“不堪闻”了。“不堪”,意为禁不起。词的四五句写词人远行时的情景。冷落清秋节,自己别他人,其悲伤之情更胜他日送别朋友远行。此时此刻,词人的离别之恨和远行之悲,充盈胸臆,溢于颜面。
下片仍写离情。饯宴将止,别离在即。居人和游子依依惜别,互相慰藉,想到别后天各一方,音讯难达,不禁黯然消魂,潸然泪下。“清泪”二句,生动地表现了居人和游子之间真诚而又深厚的友谊。“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说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一半给你(居人),一半给我(游子),这样就把离恨的深重具体化、形象化了,能使人掂量离恨的轻重,体会分袂的痛苦。
词末二句,更是涉想新奇,匠心别具。词人幻想若能得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使我不能远行,居人也可将我留住,这该有很好的事,但这是不可能的。这种幻想,表达了词人希冀与友人长在一处永不分离的良愿,也反映了词人与挚友不忍分别但又不得不别的痛苦。
推荐古诗:
池上竹下作、
秋雨夜眠、
宴桃源(频日雅欢幽会)、
早雁、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沁园春(情若连环)、
双头莲(华鬓星星)、
秋也、
昌谷读书示巴童(虫响灯光薄)、
追赋画江潭苑四首(吴苑晓苍苍)
推荐诗句: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旄黄钺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背城一战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 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其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卜夜卜昼 卜:占卜。形容夜以继日地宴乐无度。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