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写离情。首二句回忆昔日送别友人的情景。坐落在长江边上的浮玉亭,是词人经常涉足的地方。暮春时节,他曾多次到此送友远行。饯宴在绿树繁茂、浓荫蔽日的亭子里举行。词人不停地举起酒杯,向挚友频频劝酒,殷殷话别,但行人和送者皆心绪不宁,为离别在即而不胜感伤。第三句中,用典“阳关”,即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因写友谊真挚感人。作者这里说“阳关常恨”,是因为别时与友唱阳关,唱罢阳关别故人,而他经常与友分别,故谓“常恨”;正因“常恨”,故再听到阳关唱起,就“不堪闻”了。“不堪”,意为禁不起。词的四五句写词人远行时的情景。冷落清秋节,自己别他人,其悲伤之情更胜他日送别朋友远行。此时此刻,词人的离别之恨和远行之悲,充盈胸臆,溢于颜面。
下片仍写离情。饯宴将止,别离在即。居人和游子依依惜别,互相慰藉,想到别后天各一方,音讯难达,不禁黯然消魂,潸然泪下。“清泪”二句,生动地表现了居人和游子之间真诚而又深厚的友谊。“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说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一半给你(居人),一半给我(游子),这样就把离恨的深重具体化、形象化了,能使人掂量离恨的轻重,体会分袂的痛苦。
词末二句,更是涉想新奇,匠心别具。词人幻想若能得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使我不能远行,居人也可将我留住,这该有很好的事,但这是不可能的。这种幻想,表达了词人希冀与友人长在一处永不分离的良愿,也反映了词人与挚友不忍分别但又不得不别的痛苦。
推荐古诗:
曲江二首、
绝句(朝游北海暮苍梧)、
春宫曲、
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
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
满江红(江汉西来)、
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渔家傲(一曲阳关情几许)、
望海潮
推荐诗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翼双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补阙拾遗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 不得而知 没有办法知道。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不经之谈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揆度 揆:音‘葵’度:音‘夺’揆度:估量,揣测。指无法推测。
- 不可同日而语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 不立文字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