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突出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分)
⑵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任选一联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
(1) 主要抒发了作者反清无望的幽愤和悲怆。(2分)融情于景(或:比喻、对比)(1分)
(2)含蓄委婉(或:深沉蕴藉)。(2分) 颔联: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鸟”来比喻为清廷卖力帮腔的小人,含蓄地表达了深沉悲怆的情怀。(2分)
尾联:“龙蛇四海归无所”,比喻反清志士们因为大业难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寒食年年怆客心”,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年年寒食节的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情,反清无望的幽愤之情表达得深沉蕴藉。(2分)
推荐古诗:
丽人行之一、
临江王节士歌、
忆东山二首其一、
除夜寄弟妹、
题桃花夫人庙、
春梦歌(春梦随云散)、
日射、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六年春遣怀八首(检得旧书三四纸)
推荐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万雄师 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斑驳陆离 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 倍日并行 日夜赶路。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病歪歪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