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名都:著名的都会,如当时的临淄、邯郸等。妖女:艳丽的女子,这里指倡伎。
2.京洛:指东京洛阳。少年:指贵族纨绔子弟。洛阳是东汉的国都、是贵族麕集之地,从东汉的乐府和文人诗中就常有写洛阳纨绔生活的作品了。此篇中心是写少年,上句写妖女是为此句作陪衬。
3.直:同值。
4.被服:指衣著。被,同披。服,穿。
5.斗鸡:看两鸡相斗以为博戏,这是汉魏以来直到唐代盛行的一种习俗。
6.长楸间:指两旁种着高楸的大道。楸,落叶乔木,也叫大樟。
7.捷:抽取。
8.南山:指洛阳之南山。
9.左挽右发:左手拉弓向右射去。一般都用右手拉弓,这里故意用左手,以卖弄“巧伎”,与下文之“余巧未及展”相应。
10.一纵:一发。
11.两禽连:两禽同时被射中。两禽,即指上文所说的双兔,古代对飞鸟和走兽都可以称禽,后来才分开,专以禽指飞鸟。
12.接:迎射对面飞来的东西。《白马篇》有“仰手接飞猱”,与此句式相同。
13.鸢(yuān冤):鹞子。
14.众工:许多善射者。工,巧。
15.归我研:称道我的射艺高。妍,美善。
16.平乐:宫观名,东汉时明帝所建,在洛阳西门外。
17.斗十千:一斗酒价值万钱,极言其宴饮之豪奢。
18.脍鲤:把鲤鱼做成肉丝。脍(kuài),切肉成丝。
19.臇胎鰕:把胎做成肉羹。臇(juàn),动词,做成肉羹。胎,有籽的肥。
20.寒鳖:酱腌甲鱼。
21.炙熊蹯(fán凡):烤熊掌。
22.鸣、啸,都指招呼。
23.俦、匹、侣:都是同类同伴的意思。
24.竟:终。
25.连翩:动作轻捷的样子。
26.鞠壤:鞠和壤。古代两种游戏用具。击壤是一种古老的游戏,用两个一头大一头小的木块,把一块放在几十步外,持另一块投击,击中者为胜。
27.巧捷万端:灵巧变化层出不穷。
28.光景:日光。
29.攀:挽留。
30.云散:如云之散,言众少年宴罢散归。以上四句是说,转眼白日西沉,时光无法拦阻,今晚只好各自回家了,但是大家约好了明天一早还来这样游玩。极言其空虚无聊之情状。
译文
名都盛产艳丽的美女,洛阳更有风度翩翩的少年。我佩带的宝剑价值千金,身着的衣服奢华鲜艳。斗鸡在东郊的道路上,赛马于长列的楸树间。我骑马驰骋还不到半路,一双野兔就蹦到了跟前。于是立即弯起gōng弩搭上了响箭,扬鞭策马追上了南山。我左手挽弓,右手发箭,只一箭就把双兔射倒了。别的技巧还没有施展,又迎头射中空中的飞鸢。观猎的行人齐声喝彩,旁边的射手为我赞叹。归来大宴于平乐古观,美酒一斗便值十千钱。细切了鲤鱼烹煮虾羹,爆炒甲鱼再烧烤熊掌。呼朋引伴地前来入座,长长的筵席顷刻坐满。蹴鞠和击壤忙个不停,身手敏捷,花样翻新。太阳永远疾驰在西南,流逝的光景不可追攀。盛宴后我们如云骤散,明天清晨再来此畅饮游玩!
推荐古诗: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观刈麦,时为周至县尉、
调张籍、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齐天乐(天涯已自愁秋极)、
减字木兰花(漫天皆白)、
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醉落魄(苍颜华发)、
题西太一宫壁(柳叶鸣蜩绿暗)
推荐诗句: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薄技在身 薄:微小。指自己掌握了微小的技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敢旁骛 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里面去。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劳而获 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 不知所以 以:原因。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