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名都:著名的都会,如当时的临淄、邯郸等。妖女:艳丽的女子,这里指倡伎。
2.京洛:指东京洛阳。少年:指贵族纨绔子弟。洛阳是东汉的国都、是贵族麕集之地,从东汉的乐府和文人诗中就常有写洛阳纨绔生活的作品了。此篇中心是写少年,上句写妖女是为此句作陪衬。
3.直:同值。
4.被服:指衣著。被,同披。服,穿。
5.斗鸡:看两鸡相斗以为博戏,这是汉魏以来直到唐代盛行的一种习俗。
6.长楸间:指两旁种着高楸的大道。楸,落叶乔木,也叫大樟。
7.捷:抽取。
8.南山:指洛阳之南山。
9.左挽右发:左手拉弓向右射去。一般都用右手拉弓,这里故意用左手,以卖弄“巧伎”,与下文之“余巧未及展”相应。
10.一纵:一发。
11.两禽连:两禽同时被射中。两禽,即指上文所说的双兔,古代对飞鸟和走兽都可以称禽,后来才分开,专以禽指飞鸟。
12.接:迎射对面飞来的东西。《白马篇》有“仰手接飞猱”,与此句式相同。
13.鸢(yuān冤):鹞子。
14.众工:许多善射者。工,巧。
15.归我研:称道我的射艺高。妍,美善。
16.平乐:宫观名,东汉时明帝所建,在洛阳西门外。
17.斗十千:一斗酒价值万钱,极言其宴饮之豪奢。
18.脍鲤:把鲤鱼做成肉丝。脍(kuài),切肉成丝。
19.臇胎鰕:把胎做成肉羹。臇(juàn),动词,做成肉羹。胎,有籽的肥。
20.寒鳖:酱腌甲鱼。
21.炙熊蹯(fán凡):烤熊掌。
22.鸣、啸,都指招呼。
23.俦、匹、侣:都是同类同伴的意思。
24.竟:终。
25.连翩:动作轻捷的样子。
26.鞠壤:鞠和壤。古代两种游戏用具。击壤是一种古老的游戏,用两个一头大一头小的木块,把一块放在几十步外,持另一块投击,击中者为胜。
27.巧捷万端:灵巧变化层出不穷。
28.光景:日光。
29.攀:挽留。
30.云散:如云之散,言众少年宴罢散归。以上四句是说,转眼白日西沉,时光无法拦阻,今晚只好各自回家了,但是大家约好了明天一早还来这样游玩。极言其空虚无聊之情状。
译文
名都盛产艳丽的美女,洛阳更有风度翩翩的少年。我佩带的宝剑价值千金,身着的衣服奢华鲜艳。斗鸡在东郊的道路上,赛马于长列的楸树间。我骑马驰骋还不到半路,一双野兔就蹦到了跟前。于是立即弯起gōng弩搭上了响箭,扬鞭策马追上了南山。我左手挽弓,右手发箭,只一箭就把双兔射倒了。别的技巧还没有施展,又迎头射中空中的飞鸢。观猎的行人齐声喝彩,旁边的射手为我赞叹。归来大宴于平乐古观,美酒一斗便值十千钱。细切了鲤鱼烹煮虾羹,爆炒甲鱼再烧烤熊掌。呼朋引伴地前来入座,长长的筵席顷刻坐满。蹴鞠和击壤忙个不停,身手敏捷,花样翻新。太阳永远疾驰在西南,流逝的光景不可追攀。盛宴后我们如云骤散,明天清晨再来此畅饮游玩!
推荐古诗:
襄阳歌、
赠别二首、
春梦歌(春梦随云散)、
彭蠡湖中望庐山、
送杜十四之江南、
长信秋词五首(真成薄命久寻思)、
少年行、
多丽(小楼寒)、
读严子陵传(客星何补汉中兴)、
七古(独坐池塘如虎踞)
推荐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黯晦消沉 指湮没消失。
- 暗锤打人 比喻暗中对人进行攻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言状 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 不看僧面看佛面 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期然而然 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