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常说:“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
似乎与孟子所说的路数恰恰相反。
关键是出发点不同。
我们今天面对利益,要求奉献,所以强调公而忘私,先人后己;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
儒者则是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要求修身为本,所以是先己后人,推己及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经》)
可见,路数虽反,道理却是相通:都是要求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为人类作出贡献。这才是最根本的。
推荐古诗:
放言五首(赠君一法决狐疑)、
长相思(云一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江上渔者、
行香子(天与秋光)、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菩萨蛮(茫茫九派流中国)、
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
推荐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龙鱼服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拜倒辕门 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碧落黄泉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 兵在其颈 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