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唐)的《山中》选自全唐诗:卷56_49。
【注释】 ①滞:留滞。
②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③况属:何况是。
④高风: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集评】 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云:“此疑咸亨二年(671)寓巴蜀时作(见《春思赋》),故有‘长江悲已滞’之句”。诗中暗用宋玉《九辨》意:“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又谢朓“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句亦可参。王勃还有一首《羁春》诗:“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亦可参。《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寄兴高远,情景俱足。” 【鉴赏一】 这是写旅愁归思的一首五言绝句,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王勃羁旅行役、客居思归的愁绪,语言苍劲豪放,意境浑朴悲壮,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推荐古诗:
长安秋望、
村居苦寒、
悲陈陶、
嘲桃、
寄蜀客、
宿建德江、
闺怨、
积雨辋川庄作、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
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
推荐诗句: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肩并起 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采众长 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