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共同的人性。
物质享受如此,精神享受也如此。
说到底,还是“人之初,性本善”观点的发挥。
孟子这段话,成为二十世纪中叶理论界讨论“共同人性”。‘共同美”的主要依据之一。这恐怕是孟子本人怎么也不会想到的罢。孟子本人则只知道刍拳悦口,理义悦心,说得亲切生动,有滋有味,令人真想亲口尝一尝那理义到底是什么滋味。
然而,美苦众生,凡夫俗子又有几人真能像圣人那样亲切体味到理义之乐如口福之乐一样呢?
因为,理义之乐与口福之乐的确是有所不同的。“理义之悦我心”所涉及的,实际上是道德判断的方面,是精神满足的问题;而“刍豢之悦我。”所涉及的,实际上是感官知觉的方面,是物欲满足的问题。前者是抽象的精神的,后者是具体的物质的,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这大概正是孟子所疏忽的地方罢。
当然,说他有所疏忽,并不意味着他所说的一切都没有了道理。事实上,只要不推到极端,不说得那么绝对,共同的人性也罢,共同的审美感觉也罢,都的确是存在的。至于说共同的口味,共同的听觉,共同的对于美人的欣赏和喜爱,那更是人之常倩,无可辩驳的了。关键是我们在承认这些共同性的同时,也要承认个体的差异,承认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样才相于把自助。没有退路的被动位置上,把有道理的说法都变成没有道理的了。
推荐古诗:
落花、
一斛珠(晓妆初过)、
送柴侍御、
寄荆州张丞相、
西施咏、
孤愤(孤愤真防决地维)、
少年游(去年相送)、
鹊桥仙(一竿风月)、
乌夜啼(金鸭余香尚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推荐诗句: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尝艰苦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甘后人 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 不甘寂寞 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于想参与某件事情。
- 不敢旁骛 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里面去。
- 不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