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解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十节解析

第十节解析

查看第十节全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鱼与熊掌”的确是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经常遇到的二难选择。

  大而言之,想名又想利;想做官的权势又想不做官的潇洒自由。

  小而言之,想读书又想打麻将;想工作又想休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之所以难,难在舍不得,难在那不可得兼的东西都是“我所欲也”,甚至,也是人人所欲的。不然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可难的了。

  生于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似乎已没有生与义,生命与爱情与自由的不可得兼了,这是幸事。不过,面对滚滚而来的经济洪流,义与利的二难选择却恒常悬在我们的面前了——

  利,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什么而取什么呢?

  至于孟子所说“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则是所谓“不吃嗟来之食”的问题。这有《礼记•檀弓下》的一个故事可以佐证:

  齐国遭到饥荒,黔敖准备了食物在路边赈济饥民。一个人饥饿不堪地走过来了,黔敖连忙左手端饭,右手端汤冲那人喊道:‘嗟!来食!”那人瞪着眼睛对黔敖说:“我正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尽管黔敖再三向他道歉,那人仍然坚决不吃,直到饿死。

  其穷棒子精神如此!因为——

  “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这算不算是“舍生而取义”呢?

推荐古诗: 梦仙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相思(云一緺)一斛珠(晓妆初过)西山寻辛谔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定风波(好睡慵开莫厌迟)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临江仙(壁上红旗飘落照)

推荐诗句: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于现状  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绿稀红  犹言绿肥红瘦。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景象。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素持斋  把:遵守。斋: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播糠眯目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