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诗人顾况的诗句“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里断肠时。君畴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被后人归纳一句著名的成语“红叶传情”,然而这却是诗人亲身经历的一段佳话轶事。相传在唐天宝年间的一个秋天,身在洛阳的年轻诗人顾况拾得从皇家宫女所居上阳宫水道流向下水池(今洛阳市西下池村)的一片红叶,叶面上有宫女题写的哀怨诗句“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天宝宫人《题洛苑梧叶上》)。萌动爱意的诗人也赋诗一首写于红叶之上,并将这片红叶从上水池传进宫内,竟然真的和那位哀怨的宫女取得联系。此后顾况和这位宫女二人经常凭借红叶传送爱恋的心声。不久发生唐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官兵为抵挡叛军安禄山进行为期60天的“洛阳保卫战”最终失败,顾况趁战乱找到那位与他传诗的宫女逃出上阳宫,二人结为连理白头到老。从此红叶被视作坚贞不渝的爱情象征传咏至今。这段甜美的爱情故事也被称作“下池轶事”在洛阳古城流传。
推荐古诗:
江夏赠韦南陵冰、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九日齐山登高、
题李凝幽居、
捣练子令(云鬟乱)、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忆秦娥(临高阁)、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
推荐诗句: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心乐意 原指心情安宁,情绪愉快。后多指内心情愿,十分愉快。
- 八面玲珑 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见棺材不落泪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治之症 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 拔类超群 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