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话说天下大势,规划三国鼎立蓝图。刘备听完以后,离开坐位向诸葛亮拱手谢道:“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这“顿开茅塞”作为一个成语,其语源正出于孟子这里,没有“茅塞”,谈何“顿开”呢?诸葛亮开刘备之茅塞,孟子开高子之茅塞,假如你我的心被茅草塞住,又请谁来“顿开”呢?
恐怕只有靠自己了罢。
好在,“这地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鲁迅)
心路也是一样。多走走,介然用之,“茅塞”虽然不一定会“顿开”,但总会有开启的时候吧。何况,“介然用之而成路”,不被“茅塞”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
“学而时习之”是不是心路的“介然用之”呢?
如果是,那孔圣人是不是能够使你的“茅塞”顿开了呢?
推荐古诗:
堂成、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
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锁昼)、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念奴娇(鲲鹏展翅)、
水调歌头(久有凌云志)、
少年游(去年相送)
推荐诗句: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矮人观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百衣百随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筹不纳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