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孟子》全书收尾的一章,编《孟子》的人把这一章编在这里,是很有深意的。
一方面,本章从“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公孙五下》)的观点出发,历述过去时代那些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圣贤,形成了一个世代相传的“道统”。
另一方面,孟子感叹孔子以来没有众望所归的继承者,对圣人的事业、圣贤的道统将会中断流露了深深的忧虑。
但是,不知孟子有没有预见到,正是他自己,身后有一天会被人们推为圣人事业的继承者,“道统”的捍卫者。并被戴上“亚圣”的桂冠。
谁来继承圣人的事业?
不就是孟子自己吗?
孟子以后呢?
那就是源远流长的儒学传统了罢!
推荐古诗:
日暮、
赋得古原草送别、
竹枝(竹枝苦怨怨何人)、
题齐安城楼、
微雨、
列女操、
重赠乐天、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
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
推荐诗句: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爱素好古 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补天浴日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 不甘寂寞 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于想参与某件事情。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知利害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八难三灾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