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韦应物生性高洁,爱幽静,好诗文,笃信佛教,鲜食寡欲,所居每日必焚香扫地而坐。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作者最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后来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推荐古诗:
竹枝(江畔谁家唱竹枝)、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题菊花、
蝉、
鸟鸣涧、
偶成(十五年前花月底)、
昭君怨(午梦扁舟花底)、
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
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
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
推荐诗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代文宗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 拜倒辕门 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拜将封侯 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卜夜卜昼 卜:占卜。形容夜以继日地宴乐无度。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端倪 端倪:头绪。找不着头绪。形容变化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