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注释⑴渭川:一作“渭水”。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田家:农家。⑵墟落:村庄。斜阳:一作“斜光”。⑶穷巷:深巷。⑷野老:村野老人。牧童:一作“僮仆”。⑸倚杖:靠着拐杖。荆扉:柴门。⑹雉雊(zhìgòu):野鸡鸣叫。《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⑺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⑻荷(hè):肩负的意思。至:一作“立”。⑼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⑽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推荐古诗:
初授拾遗、
江楼月、
题乌江亭、
北齐二首、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
七律(别梦依稀咒逝川)、
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
推荐诗句: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把臂入林 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无常势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不齿于人 指被人看不起。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露锋芒 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