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经》里,老子多处谈到统治者应行“无为”之治。他极力宣传“无为”的政治思想,主张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因应物性,希望那些得“道”的统治者治国安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不要存奢望,不要好大喜功。
推荐古诗: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秋浦歌十七首、
杜陵叟、
不见、
微雨、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滞雨、
洛中访袁拾不遇、
孟城坳、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推荐诗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坐待毙 坐着等死。指不积极想办法,坐等灭亡。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矮人看戏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相毕露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硕肥腯 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