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翻译及注释

翻译及注释

查看全诗

译文  浩浩苍天广大无边,你的恩德太不长远。降下那些丧乱饥馑,四方百姓都被害惨。皇天皇天太过暴虐,思虑图谋总不周全。放掉那些真正罪人,尽把他们罪过隐瞒。而像这些无罪好人,反而陷入痛苦无限。  周室如今破灭惨遭,人们到处流落奔逃。正官大夫早已离散,有谁知道我的苦劳。三事大夫虽然还在,哪个日夜肯把心操。封国国君各方诸侯,早晨朝见晚上都跑。希望他们改过迁善,谁知恶事反都做到。  皇天皇天该怎么办?恨王不听正确意见。就像路上乱跑的人,不知他要走到哪边。所有君子众卿大夫,各自谨慎小心一点。为何互相不知戒惧?竟敢不畏天命尊严?  战祸已起排除无望,天降饥馑总难消亡。为何我这小小侍臣,天天这么劳苦忧伤?所有君子众卿大夫,都不肯去劝谏我王。顺耳的话爱听可说,批评的话遭斥难讲。  可悲可哀忠言难进,并非是我舌拙嘴笨,实在身心憔悴多病。能说会道实在快乐,口若悬河巧言逢迎,享受福禄身处佳境。  如今要说出仕做官,实在非常艰难危险。若说这事不能去做,得罪天子多多不便;若说这事可以办好,又会遭到朋友埋怨。  我劝你们迁到王都,你们却说没有家住。只有悲伤泪中带血,没有话不遭到恨妒。当初你们各自出走,谁跟你们去建房屋?

注释(1)浩浩:广大的样子。昊(hào)天:犹言“皇天”。(2)骏:长,美。(3)斩伐:犹言“残害”。四国:四方诸侯之国,犹言“天下四方”。(4)疾威:暴虐。(5)既:尽。伏:隐匿、隐藏。辜:罪。(6)沦胥:沉没、陷入。铺:同“痡”,病苦。(7)周宗:即“宗周”,指西周王朝。(8)靡所:没处。止戾(lì):安定、定居。(9)正大夫:长官大夫,即上大夫。(10)勩(yì):劳苦。(11)三事大夫:指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12)邦君:封国的君主。(13)莫肯朝夕:郑笺:“不肯晨夜朝暮省王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谓朝朝于君而不夕见也。”(14)庶:庶几,表希望。式:语首助词。臧:好,善。(15)覆:反。(16)辟言:正言,合乎法度的话。(17)行迈:出走、远行。(18)臻:至。所臻,所要到达的地方。(19)敬:谨慎。(20)胡:何。(21)遂:通“坠”,消亡。(22)曾:何。暬(xiè)御:侍御。国王左右亲近之臣。(23)憯(cǎn)憯:忧伤。瘁:劳苦、憔悴。(24)讯:读为“谇”,谏诤。(25)听言:顺耳之言。答:应。(26)谮(zèn)言:诋毁的话,此指批评。(27)出:读为“拙”,笨拙。(28)躬:亲身。瘁:病。或谓憔悴。(29)哿(gé):欢乐。能言:指能说会道的人。(30)休:美好。(31)维:句首助词。于仕:去做官。(32)孔:很。棘:比喻艰难。殆:危险。(33)尔:指上言正大夫、三事大夫等人。(34)鼠:通“癙”:忧伤。(35)疾:通“嫉”,嫉恨。(36)从:随。作:营造。

推荐古诗: 桂殿秋(仙女下)秋雨夜眠醉时歌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归嵩山作戏题磐石行香子(天与秋光)洞仙歌(江南腊尽)更漏子(水涵空,山照市)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推荐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备尝艰苦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半筹不纳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 伯埙仲篪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