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二说作于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三说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推荐古诗:
钱塘湖春行、
新安吏、
新婚别、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登望楚山最高顶、
山中送别、
西施咏、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智通寺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
推荐诗句: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堪造就 指没有培养前途。
- 不伦不类 不伦:不同类。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成样子或没有道理。
- 不折不扣 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步履维艰 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 霸道横行 犹言横行霸道。指依仗权势为非作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