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7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未满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推荐古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上阳白发人、
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洛桥晚望、
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
早春行、
碧云天,、
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
推荐诗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 病急乱投医 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 勃然奋励 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管不顾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