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看来,得“道”的圣人,即修养成理想人格的人,能够“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这就达到了“玄同”的最高境界。对此,车载评论说:“锐、纷、光、尘就对立说,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就统一说。尖锐的东西是容易断折不能长保的,把尖锐的东西磨去了,可以避免断折的危险。各人从片面的观点出发,坚持着自己的意见,以排斥别人的意见,因而是非纷纭,无所适从,解纷的办法,在于要大家从全面来看问题,放弃了片面的意见。凡是阳光照射到的地方,必然有照射不到的阴暗的一面存在,只看到了照射着的一面,忽略了照射不着的另一面,是不算真正懂得光的道理的,只有把‘负阴’、‘抱阳’的两面情况都统一地加以掌握了,然后才能懂得‘用其光,复归其明’的道理。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灰尘,人世间纷繁复杂的情况也是如此,超脱尘世的想法与做法是不现实的,众人皆浊我独清的想法与做法是行不通的,这些都是只懂得对立一面的道理,不懂得统一一面的道理。只有化除成见、没有私心的人,才能对于好的方面,不加阻碍地让它尽量发挥作用,对不好的方面,也能因势利导,善于帮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同其尘’,是对立的统一道理的较高运用。”(《论老子》,第48面)
推荐古诗: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难念的经、
耶溪泛舟、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滇海曲(海滨龙市趁春畲)、
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
无题(孩儿立志出乡关)
推荐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华之怨 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可偏废 偏废:侧重一方,忽略另一方。指两方面都应同样重视,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
- 不可救药 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不期然而然 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 不赞一词 一句话也不说。
- 不知所终 终:最后,结局。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巴三揽四 形容说话东拉西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