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绍,生卒年不详。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中进士,受职架阁官。邵武人李南叔收录严羽的诗和评辑为《沧浪吟》,黄公绍为这本书撰写序言,极力推荐,使这部名著特别是《沧浪诗话》得以广泛流传,蜚声中外。宋亡,他弃官返籍,筑室于今邵武市西樵岚溪畔,并以宋代名儒胡安国“心要在腔子里”为格言,把书室命名为“在轩”,以表明他专心致志于治学的志向。
黄公绍博洽古今,潜心著作。他精通“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约在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前,以《说文解字》为本,参考宋、元以前的字书、韵书,撰《古今韵会》,成为字书训诂集大成的著作。另与熊忠合编《古今韵会举要》。黄公绍生前著作很多,现仅存《在轩集》1卷,有文30篇,诗约28首。
推荐古诗:
对酒、
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宿金沙江(往年曾向嘉陵宿)、
浪淘沙(大雨落幽燕)、
七绝(暮色苍茫看劲松)、
岛(你在雾海中航行)、
醉翁操(琅然,清圆)、
采桑子(别来长记西楼事)
推荐诗句: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慢无礼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日衣绣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 百折不回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伯埙仲篪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不轨之徒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