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燕台诗四首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燕台诗四首 赏析

燕台诗四首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朝

        春 

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

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 

暖蔼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

雄龙雌凤杳何许?絮乱丝繁天亦迷。

醉起微阳若初曙,映帘梦断闻残语。

愁将铁网罥珊瑚,海阔天宽迷处所。 

衣带无情有宽窄,春烟自碧秋霜白。 

研丹擘石天不知,愿得天牢锁冤魄。 

夹罗委箧单绡起,香肌冷衬琤琤珮。 

今日东风自不胜,化作幽光入西海。 

         夏 

前阁雨帘愁不卷,后堂芳树阴阴见。 

石城景物类黄泉,夜半行郎空柘弹。 

绫扇唤风阊阖天,轻帏翠幕波洄旋。

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

桂宫流影光难取,嫣薰兰破轻轻语。 

直教银汉堕怀中,未遣星妃镇来去。 

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

 安得薄雾起缃裙,手接云輧呼太君。

          秋 

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 

云屏不动掩孤嚬,西楼一夜风筝急。 

欲织相思花寄远,终日相思却相怨。 

但闻北斗声回环,不见长河水清浅。 

金鱼锁断红桂春,古时尘满鸳鸯茵。 

堪悲小苑作长道,玉树未怜亡国人。

瑶琴愔愔藏楚弄,越罗冷薄金泥重。

帘钩鹦鹉夜惊霜,唤起南云绕云梦。 

双璫丁丁联尺素,内记湘川相识处。

歌唇一世衔雨看,可惜馨香手中故。 

        冬 

天东日出天西下,雌凤孤飞女龙寡。 

青溪白石不相望,堂上远甚苍梧野。 

冻壁霜华交隐起,芳根中断香心死。 

浪乘画舸忆蟾蜍,月娥未必婵娟子。 

楚管蛮弦愁一概,空城罢舞腰支在。 

当时欢向掌中销,桃叶桃根双姊妹。 

破鬟倭堕凌朝寒,白玉燕钗黄金蝉。 

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烛啼红怨天曙。

燕台诗四首段译

炀皇帝中大业九年(癸酉、613)  隋纪六 隋炀帝大业九年(癸酉,公元613年)  [1]春,正月,丁丑,诏征天下兵集涿郡。始募民为骁果,修辽东古城以贮军粮。  [1]春季,正月,...查看全部

燕台诗四首创作背景

这组名为“春、夏、秋、冬”爱情诗是李商隐仿“长吉体”艳诗中最出色的篇章。《燕台诗》的创作年代,应比《柳枝五首》更早,大约写于大和中后期。...查看全部

燕台诗四首赏析

这组诗吟咏了一段浓厚悲剧色彩的爱情,诗立春、夏、秋、冬四题,系取《子夜四时歌》之义,抒发对所思慕的女子一年四季相思之情。《春》诗从春光烂漫中寻觅娇魂而不得开始,折入追忆初见对方时美好情景。立即又描绘雄龙雌凤杳远相隔的浩叹和魂牵梦系的情景。以下即极力渲染寻觅之渺茫,思念之深挚,最后想象对方在春天将逝的季节身着单绡、肌衬玉佩的情景。《夏》诗先写初夏雨景和石城(金陵)凄清的环境,暗示女子已去。...查看全部

燕台诗四首简析

《燕台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吟咏了一段浓厚悲剧色彩的爱情,抒发对所思慕的女子一年四季的相思之情。《春》诗重在描绘渺茫的寻觅,追忆初见的情景,并渲染深挚的思念。...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留别王司马嵩读庄子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溪居送魏二观猎秋夜独坐息夫人遣悲怀三首梦秦氏赠言(三春过后诸芳尽)

推荐诗句: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推荐游戏: 【仙女下】的下一句是什么【山花如绣颊】的下一句是什么【银鞍金络到平地】的下一句是什么【如逢渭水猎】的下一句是什么【临别殷勤重寄词】的下一句是什么【楚王台榭空山丘】的上一句是什么【匕首插吴鸿】的上一句是什么【还归长安去】的上一句是什么【五月不热疑清秋】的上一句是什么【常得君王带笑看】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之后  死的讳称。
  • 百折不挠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好歹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