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书,是说明卿大夫为天子或为诸侯的辅佐官员,也就是政策决定的集团,全国行政的枢纽,地位也很高的。但不负守土治民之责,故次于诸侯。他的孝道,就是要在言语上、行动上、服饰上,一切都要合于礼法,示范人群,起领导作用。列为第四章。
任卿大夫之官者,即辅佐国家行政之官吏。事君从政,承上接下。内政、外交、礼仪攸关。故服装、言语、德行、都要合乎礼法,也就是合乎规定。所以非国家规定的服饰,就不敢乱穿。非国家规定的法言,就不敢乱讲。非国家规定的德行,就不敢乱行。
所以卿大夫的讲话,不合礼法的话,就不讲出口。不合道理的事,就不现于行为。一言出口,传满天下,可是没有人检出他的错误,那自然无口过。一行做出,普遍天下,可是没有人检出他的不法行为,那自然无怒恶。
服饰、言语、行动、三者都能谨慎实行,全备无缺,那自然德高功硕,得到首长的亲信,不但禄位可保,宗庙祭祀之礼,自然照常奉行。卿大夫的孝,大致就是如此。
孔子引述诗经大雅篇蒸民章的这两句话说:‘为人部属的,要早晚勤奋的来服务长官,尽他应尽的责任。
推荐古诗:
长门怨二首、
杨柳枝(两枝杨柳小楼中)、
隋宫、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长相思(云一緺)、
西山寻辛谔、
观猎、
戏题磐石、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满江红(遥望中原)
推荐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 闭口不言 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烛夜游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补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不堪其忧 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