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翻译及注释

翻译及注释

查看全诗

译文敲起钟声音铿锵,淮河水浩浩荡荡,我的心忧愁而又悲伤。那善人君子啊,想起他叫人怎么能忘。敲起钟声音和谐,淮河水滔滔不歇,我的心忧愁而又悲切。那善人君子啊,他的品行正直无邪。敲起钟擂起鼓点,乐声回荡在淮上三洲,我的心悲哀而又难受。那善人君子啊,他的德行将永垂千秋。敲起钟声音清脆,又鼓瑟来又弹琴,再加笙磬一起和谐奏鸣。演奏起雅乐和南乐,吹籥歌舞合拍分明。

注释⑴鼓:敲击。将将:同“锵锵”,象声词。⑵汤(shāng)汤:大水涌流貌,犹荡荡。⑶淑:善。⑷怀:思念。允:信,确实。一说为语助词。⑸喈(jiē)喈:声音和谐。⑹湝(jiē)湝:水流貌。⑺回:邪。⑻伐:敲击。鼛(gāo):一种大鼓。⑼三洲:淮河上的三个小岛。⑽妯(chōu):因悲伤而动容、心绪不宁。⑾犹:已。王引之《经义述闻》:“其德不犹’,言久而弥笃,无有已时也。”一说假借为“訧”,缺点、毛病。⑿钦钦:象声词。⒀以:为,作,指演奏、表演。雅:原为乐器名,状如漆筒,两头蒙以羊皮。引申为乐调名,指天子之乐,或周王畿之乐调,即正乐。南:原为乐器名,形似钟。引申为乐调名,或说指南方江汉地区的乐调。⒁籥(yuè):乐器名,似排箫。占代羽舞时边吹籥,边持翟羽舞蹈。僭(jiàn):超越本分,此训乱。不僭,犹言按部就班,和谐合拍。

推荐古诗: 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奉和思黯自题南庄见示兼呈梦得过华清宫(新丰绿树起黄埃)书怀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洞仙歌(江南腊尽)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桂枝香(登临送目)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夜读有感(公卿有党排宗泽)

推荐诗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热文成语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头如新  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 白衣卿相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着边际  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 八纮同轨  指天下一统。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地。
  • 八面受敌  ①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②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