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推荐古诗:
竹枝(巴东船舫上巴西)、
咏怀古迹五首、
早雁、
北青萝、
正月崇让宅、
西宫春怨、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菩萨蛮(柳庭风静人眠昼)、
虞姬墓(帐下佳人拭泪痕)、
留春令(采莲舟上)
推荐诗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肴馔。
- 白首穷经 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犹言活到老,学到老。
- 百思不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 百折不挠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奔逸绝尘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差累黍 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