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以《交战》为题,旨在阐述怎样开展外交活动以配合军事斗争的问题。它认为,在战争中,要通过卑词厚礼结交邻国,争取其成为自己的盟友。这样,在我对敌实施正面进攻之时,它可从侧后牵制敌人,就能取得胜利。篇中所引“衢地则合交”一语,出自《孙子兵法·九地篇》。衢地,指多国接壤之地区。合交,结交也。整个句意是,在多国接壤的地区作战,要开展外交活动,结交盟友以为已援。世间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以内因为根据、以外因为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样一个基本规律进行的。作为事物的特殊运动形态的战争也不例外。一个国家要夺取战争的胜利,固然主要依靠国家内部的物质力量和全民的团结奋战,但是,来自国际间的外部援助(包括人力物力的支援),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本篇能够认识到外援对于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以外交手段配合军事斗争,这一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东汉末曹操联合孙权以解樊城被困之危,就是运用外交手段达到军事目的的成功一例。当时,曹操面对关羽围困樊城的不利态势,曾一度产生迁都河北的想法。后来,由于司马懿等人的及时建议,而采取了“联孙破刘”的正确方针。他根据司马懿所分析指出的:“刘备、孙权,外亲内疏”的实际情况,派人去吴,以“许割江南以封权”(见《三国志·魏书·蒋济传》)为诱饵,破坏了孙、刘联盟。此后,孙权正是在曹操的诱使下,适时出兵袭占了关羽后方荆州,迫使关羽弃樊而去,樊城被困之危乃解。
推荐古诗:
赠钱征君少阳、
杨柳枝(柳老春深日又斜)、
芙蓉楼送辛渐、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
如梦令(宁化)、
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满江红(清颍东流)、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出都(重入修门甫岁馀)
推荐诗句: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鳌鸣鳖应 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年之后 死的讳称。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波光粼粼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耻最后 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足为奇 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