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五味翻译

五味翻译

查看五味全诗

  黄帝说:我想听听,谷气有五味,它们进入五脏的情况各是怎样的呢?

  伯高说:胃是五脏六腑所需营养汇聚于其中的大海,水谷俱都进入胃中,五脏六腑都从它那里接受水谷所化的精微之气。饮食物中所含的五味,分别趋走于各自喜欢的一脏:酸味先趋走入肝,苦味先趋走入心,甘味先趋走入脾,辛味先趋走入肺,咸味先趋走入肾。谷气津液已在体内运行,营卫之气也就大为通畅,于是废物化为糟粕,以次传下而排出体外。

  黄帝问:营卫之气的运行是怎样的呢?

  伯高说:谷物起初入于胃中,其中所化精微,先由胃输出于上中两焦,以灌注、滋养五脏;另外又分两路而行,这就是营、卫之气的道路。又有大气抟聚不行,积贮胸中,叫做气海,这气由肺而出,沿着喉咙,呼则气出体外,吸则气入体内。贮于气海中的精气,概而言之,常是呼出三分,而吸入一分,所以,人如果半日不进水谷,就会感到气衰,一日不进水谷,就会感到气短。

  黄帝说:谷物的五味,可以讲给我听吗?

  伯高说:让我来详细谈谈这个问题。五谷之中,粳米味甘,麻味酸,大豆味咸,小麦味苦,黄黍味辛。五果之中,枣味甘,李味酸,栗味咸,杏味苦,桃味辛。五畜之中,牛肉味甘,犬肉味酸,猪肉味咸,羊肉味苦,鸡肉味辛。五菜之中,葵菜味甘,韭菜味酸,豆叶味咸,薤白味苦,葱味辛。

  五色:黄色与甘味相适宜,青色与酸味相适宜,黑色与咸味相适宜,赤色与苦味相适宜,白色与辛味相适宜。凡此五种颜色,各有其相适宜的味道。

  五宜:所谓五宜是指,脾脏有病的,宜食用粳米饭、牛肉、枣、葵菜;心脏有病的,宜食用麦、羊肉、杏、薤白;肾脏有病的,宜食用大豆、猪肉、栗子、豆叶;肝脏有病的,宜食用麻籽、狗肉、李子、韭菜;肺脏有病的,宜食用黄黍、鸡肉、桃、葱。

  五禁:肝病禁食辛味,心病禁食咸味,脾病禁食酸味,肾病禁食甘味,肺病禁食苦味。

  肝脏为青色,宜食甘味,粳米饭、牛肉、枣、葵菜都是甘味的;心脏为红色,宜食酸味,狗肉、麻籽、李子、韭菜都是酸味的;脾脏为黄色,宜食咸味,大豆、猪肉、栗子、豆叶都是咸味的;肺脏为白色,宜食苦味,麦、羊肉、杏、薤白都是苦味的;肾脏为黑色,宜食辛味,黄黍;鸡肉、桃、葱都是辛味的。

推荐古诗: 宴桃源(落月西窗惊起)山行题木居士二首(其一)忆梅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咏风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七律(记得当年草上飞)虞美人(堆来枕上愁何状)

推荐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熬心费力  耗费心神和气力。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无一能  什么都不会做。
  •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端倪  端倪:头绪。不知头绪。
  • 不足为奇  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