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解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知战解析

知战解析

查看知战全诗

  本篇以《知战》为题,取义于“预知”,旨在阐述预先掌握作战地区和交战时间的重要性。它认为,在出兵击敌之前,只有预先掌握交战地点和时间,才能做到准备充分,防守牢固,调动敌人,战胜敌人。古语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见《礼记·中庸》)。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预先有所计划和准备,就能立于成功之地;反之,预先没有计划和准备,便将废于无成之地。从事战争实践活动,同样不能例外。历史的经验表明,没有预先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是不可能打败敌人而赢得战争胜利的。只有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对战争赖以进行的作战地区和交战时间,进行预先的周密计划和具体部署,才能获得战争主动权和赢得对敌作战的胜利。本篇能够认识这一点,并且指出:“知战地,知战日,则所备者专,所守者固。”这是很有道理的。战国时期的齐魏马陵之战,就是齐军在预知交战地点和时间的情况下,歼灭魏军的一个典型战例。此役,齐军所以能够获胜,主要原因在于其作战指导的正确。齐军在“直走大梁”,迫使魏军自韩回撤之后,军师孙膑根据魏将庞涓一向骄傲轻敌和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减灶示弱、诱敌入伏的作战方针,把魏军诱入地形复杂险阻、易于设伏的马陵道;又根据敌进己退的行程时间,非常精确地判断出魏军“暮当至马陵”,进行了设伏的充分准备。这样,经过预先的精心计划和周密部署,就使齐军完全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在预定的地点和时间,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全歼魏军的伏击战。

推荐古诗: 送范山人归太山放鱼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白石滩好了歌注(陋室空堂)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

推荐诗句: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睨自若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三览四  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骄不躁  不骄傲,不急躁。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