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解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知战解析

知战解析

查看知战全诗

  本篇以《知战》为题,取义于“预知”,旨在阐述预先掌握作战地区和交战时间的重要性。它认为,在出兵击敌之前,只有预先掌握交战地点和时间,才能做到准备充分,防守牢固,调动敌人,战胜敌人。古语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见《礼记·中庸》)。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预先有所计划和准备,就能立于成功之地;反之,预先没有计划和准备,便将废于无成之地。从事战争实践活动,同样不能例外。历史的经验表明,没有预先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是不可能打败敌人而赢得战争胜利的。只有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对战争赖以进行的作战地区和交战时间,进行预先的周密计划和具体部署,才能获得战争主动权和赢得对敌作战的胜利。本篇能够认识这一点,并且指出:“知战地,知战日,则所备者专,所守者固。”这是很有道理的。战国时期的齐魏马陵之战,就是齐军在预知交战地点和时间的情况下,歼灭魏军的一个典型战例。此役,齐军所以能够获胜,主要原因在于其作战指导的正确。齐军在“直走大梁”,迫使魏军自韩回撤之后,军师孙膑根据魏将庞涓一向骄傲轻敌和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减灶示弱、诱敌入伏的作战方针,把魏军诱入地形复杂险阻、易于设伏的马陵道;又根据敌进己退的行程时间,非常精确地判断出魏军“暮当至马陵”,进行了设伏的充分准备。这样,经过预先的精心计划和周密部署,就使齐军完全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在预定的地点和时间,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全歼魏军的伏击战。

推荐古诗: 北风行秋浦歌十七首送贺宾客归越登西楼忆行简宿江边阁回乡偶书渡桑乾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与诸子登岘山山中送别

推荐诗句: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热文成语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举百全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本小利微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 不可捉摸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无一堪  指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