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解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守战解析

守战解析

查看守战全诗

  本篇以《守战》为题,旨在阐述采用防御方式作战所应掌握的原则。它认为,防御作战是以“知己”为前提条件的。就是说,当在知道自己力量尚未达到足以马上战胜敌人的时候,要取防御作战方式以消耗和疲惫敌人,待敌出现有被我打败的条件时,再转入进攻,便没有不胜利的。联系前篇《攻战》所阐述的观点,不难看出,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实际出发,能攻则攻,不能攻则守,此种依据不同态势采取不同作战方式,以及根据事态的发展变化而适时转换攻守作战方式的思想,这正是《百战奇略》作战谋略的鲜明特点之一。毫无疑义,这是完全符合战争实际和作战需要的正确指导。更难能可贵的是,本篇《守战》所论内容,已经明显包含有先守后攻、攻守结合的积极防御的重要思想。西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大将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叛乱的战争,便是运用先守后攻、攻守结合的积极防御战略的成功战例。当时,吴、楚联军是七诸侯王所属部队中力量最为强大的军队。因此,战胜吴、楚联军,是平定七国叛军的关键。大将周亚夫受命后,他基于对楚军剽轻、吴军精锐的实际情况的正确分析,采取了“以梁委之”、坚守昌邑不战,伺敌疲弊而后击的先守后攻的作战指导方针。梁国地处吴、楚联军西进而夺取关中的必经之路,亚夫以梁为饵,实施坚守,这既可以吸引、迟滞和消耗吴、楚联军,又为汉军主力据守昌邑要地、进行决战的充分准备,提供了可靠保障。故周亚夫率军进据昌邑以后,不为吴、楚军的多次挑战所动,他一方面凭据深沟高垒,坚壁不出,以保存决战的足够兵力,一方面及时派兵截断了吴、楚军的运粮道路,从而使敌人立即陷入粮绝力疲的困境,最后不得不引兵后撤。在此决战时机已经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周亚夫不失时机地率军猛烈追击,终于大败吴、楚联军,取得了平定七国叛乱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推荐古诗: 杨柳枝(叶含浓露如啼眼)北征骄儿诗秋夕贫居述怀酬郭给事(洞门高阁霭余晖)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更漏子(水涵空,山照市)好了歌注(陋室空堂)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入塞(荒云凉雨水悠悠)

推荐诗句: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莫莫高山深谷逶迤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日做梦  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 白头相守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 摆袖却金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百依百顺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不堪其忧  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