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以《守战》为题,旨在阐述采用防御方式作战所应掌握的原则。它认为,防御作战是以“知己”为前提条件的。就是说,当在知道自己力量尚未达到足以马上战胜敌人的时候,要取防御作战方式以消耗和疲惫敌人,待敌出现有被我打败的条件时,再转入进攻,便没有不胜利的。联系前篇《攻战》所阐述的观点,不难看出,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实际出发,能攻则攻,不能攻则守,此种依据不同态势采取不同作战方式,以及根据事态的发展变化而适时转换攻守作战方式的思想,这正是《百战奇略》作战谋略的鲜明特点之一。毫无疑义,这是完全符合战争实际和作战需要的正确指导。更难能可贵的是,本篇《守战》所论内容,已经明显包含有先守后攻、攻守结合的积极防御的重要思想。西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大将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叛乱的战争,便是运用先守后攻、攻守结合的积极防御战略的成功战例。当时,吴、楚联军是七诸侯王所属部队中力量最为强大的军队。因此,战胜吴、楚联军,是平定七国叛军的关键。大将周亚夫受命后,他基于对楚军剽轻、吴军精锐的实际情况的正确分析,采取了“以梁委之”、坚守昌邑不战,伺敌疲弊而后击的先守后攻的作战指导方针。梁国地处吴、楚联军西进而夺取关中的必经之路,亚夫以梁为饵,实施坚守,这既可以吸引、迟滞和消耗吴、楚联军,又为汉军主力据守昌邑要地、进行决战的充分准备,提供了可靠保障。故周亚夫率军进据昌邑以后,不为吴、楚军的多次挑战所动,他一方面凭据深沟高垒,坚壁不出,以保存决战的足够兵力,一方面及时派兵截断了吴、楚军的运粮道路,从而使敌人立即陷入粮绝力疲的困境,最后不得不引兵后撤。在此决战时机已经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周亚夫不失时机地率军猛烈追击,终于大败吴、楚联军,取得了平定七国叛乱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推荐古诗:
哭宣城善酿纪叟、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月夜忆舍弟、
答张十一、
更漏子(金雀钗)、
山中、
念奴娇(横空出世)、
七古(云开衡岳积阴止)、
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
示长安君(少年离别意非轻)
推荐诗句: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国宁家 指治理国家。
- 傲不可长 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 秉要执本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补偏救弊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