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在昼邑歇宿。有个想替齐王挽留孟子的人来看孟子,严肃地端坐着与孟子谈话,孟子不理睬他,靠着几案睡觉。 客人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先一天斋戒沭浴后才敢跟您说话,先生睡卧而不听,今后再也不敢请求见您了。” 孟子说:“坐下来!我明白地告诉你,从前鲁缪公要是没有人在子思身边侍候,就不能让子思安心。泄柳、申详要是没有人在鲁缪公身边侍候,就不能使自己安身。请你为年长的人考虑,远远是比不上子思的,是你拒绝长者呢?还是长者拒绝你?”
注释1.昼:齐国西南部的近邑,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西北。2.隐:(yin印)倚,靠;隐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之意。3.几:(ji机)《诗·大雅·行苇》:“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周礼·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礼记·曲礼》:“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檀弓》:“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考工记·匠人》:“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白虎通·致仕》:“几杖,所以扶助衰也。”这是指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之意。4.齐:通“斋”。 《诗"召南"采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左传·昭公十三年》:“使五人齐,而长入拜。”《论语·乡党》:“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国语·楚语下》:“而又能齐肃衷正。”《礼记·中庸》:“齐明盛服,以承祭祀。”《仪礼·士冠礼》:“齐则缁之。”这里用为斋戒之意。5.鲁缪公:即鲁穆公,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国君,在位三十三年。6.子思:(公元前483年~前402年)是战国初期思想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孙。相传曾授业于曾子。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发挥子思的思想,形成思孟学派。7.泄柳:鲁穆公时人。8.申详:孔子学生子张的儿子,子游的女婿。9.长者:本义指年老的人,这里是孟子的自称。10.及:《战囯策·齐策》:“徐公何能及君也?”韩愈《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里用为比得上,能与…相比之意。
推荐古诗: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云鬓裁新绿,、
登鹿门山怀古、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江上渔者、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念奴娇(水天空阔)、
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
推荐诗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头如新 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