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五节翻译及注释

第五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五节全诗

译文  万章问:“宋国是个小国,现在想推行王政,齐国、楚国却讨厌它而讨伐它,应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成汤居住在毫地,与葛国相邻,葛伯放纵无道,不祭祀先祖。汤派人询问他:‘为什么不祭祀?”葛伯说:‘没有做祭祀用牲畜。’汤派人送给他们牛羊,葛伯把牛羊吃了,还是不祭祀。汤又派人询问他:‘为什么不祭祀?’葛伯说:‘没有谷物来做祭品。’汤派毫地的民众去为他们耕田,让老年人和小孩送饭。葛伯带领着他的民众拦住那些带着酒食米饭的人抢夺,不肯给的就杀死。有个小孩带着米饭和肉,遭到杀害而被抢走了食物。《尚书》上说:‘葛伯与送饭者为仇。’就是指这件事。成汤因为葛伯杀死了这个小孩子而去征讨葛国,天下的老百姓都说:‘这不是贪图天下的财富,这是为平民百姓复仇。’成汤的征讨,从葛国开始,先后征伐十一次而无敌于天下。他向东征讨,西边的夷族人便埋怨;向南征讨,北方的狄族人便埋怨,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面呢?’老百姓盼望他,就象大旱时候盼望雨水一样。所到之处,赶集的不停止买卖,种田的不停止耕耘,商汤讨伐暴君,慰问他们的老百姓,象及时雨从天而降,老百姓非常喜欢。《尚书》上说:‘等待我们的君王,他来了我们就不受罪了。’‘有攸国助纣为虐不臣服,周王向东征讨,安抚那里的士民妇女,他们用筐装着黑色和黄色的丝帛,以事奉我们周王为荣,最后他们臣服了大邦周室。’那儿的官吏带着用筐装着的丝绸来迎接周的官吏,那儿的老百姓用筐装着饭食,用壶盛着饮水来迎接周的士兵。把老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就是要去掉残暴的君主。《泰誓》上说:‘我们的武力要发扬,攻入他们的国土,除掉那残暴的君主,用杀伐来彰明正义,比成汤的功业更辉煌。’只怕宋君不推行王政,如果真能推行王政,普天之下民众都会抬头盼望,要拥护这样的人来做君主;齐国、楚国虽然强大,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注释1.万章:孟子的学生。2.毫:地名,商汤的都城,在今河南商丘。3.葛:古国名。4.傒:(xi西)《书·仲虺之诰》:“徯予后。”《虞书》:“惟动丕应徯志。”《孟子·梁惠王下》:“徯我后。”《说文》:“徯,待也。”这里用为等待之意。5.篚:(fei匪)《书·禹贡》:“厥贡漆丝,厥篚织文。”《仪礼·士冠礼》:“洗有篚。”《仪礼·燕礼》:“设膳篚。”《仪礼·士虞礼》:“受肺脊实于篚。”本义为圆形的盛物竹器,这里当动词用,即装进筐子之意。6.太誓:即《泰誓》,系《尚书》中的一篇,据传是周武王伐商时的讲话。

推荐古诗: 少年行陇西行点绛唇(蹴罢秋千)殢人娇(玉瘦香浓)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石上偈(无才可去补苍天)采莲曲(两船相望隔菱茭)七律(一从大地起风雷)孤愤(孤愤真防决地维)满庭芳(蜗角虚名)

推荐诗句: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昂自若  昂昂:气概昂扬,大模大样;自若:象平常一样。形容无所顾虑,从容自如。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并行不悖  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 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露声色  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 不弃草昧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 不知高低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