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五节翻译及注释

第五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五节全诗

译文  万章问:“宋国是个小国,现在想推行王政,齐国、楚国却讨厌它而讨伐它,应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成汤居住在毫地,与葛国相邻,葛伯放纵无道,不祭祀先祖。汤派人询问他:‘为什么不祭祀?”葛伯说:‘没有做祭祀用牲畜。’汤派人送给他们牛羊,葛伯把牛羊吃了,还是不祭祀。汤又派人询问他:‘为什么不祭祀?’葛伯说:‘没有谷物来做祭品。’汤派毫地的民众去为他们耕田,让老年人和小孩送饭。葛伯带领着他的民众拦住那些带着酒食米饭的人抢夺,不肯给的就杀死。有个小孩带着米饭和肉,遭到杀害而被抢走了食物。《尚书》上说:‘葛伯与送饭者为仇。’就是指这件事。成汤因为葛伯杀死了这个小孩子而去征讨葛国,天下的老百姓都说:‘这不是贪图天下的财富,这是为平民百姓复仇。’成汤的征讨,从葛国开始,先后征伐十一次而无敌于天下。他向东征讨,西边的夷族人便埋怨;向南征讨,北方的狄族人便埋怨,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面呢?’老百姓盼望他,就象大旱时候盼望雨水一样。所到之处,赶集的不停止买卖,种田的不停止耕耘,商汤讨伐暴君,慰问他们的老百姓,象及时雨从天而降,老百姓非常喜欢。《尚书》上说:‘等待我们的君王,他来了我们就不受罪了。’‘有攸国助纣为虐不臣服,周王向东征讨,安抚那里的士民妇女,他们用筐装着黑色和黄色的丝帛,以事奉我们周王为荣,最后他们臣服了大邦周室。’那儿的官吏带着用筐装着的丝绸来迎接周的官吏,那儿的老百姓用筐装着饭食,用壶盛着饮水来迎接周的士兵。把老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就是要去掉残暴的君主。《泰誓》上说:‘我们的武力要发扬,攻入他们的国土,除掉那残暴的君主,用杀伐来彰明正义,比成汤的功业更辉煌。’只怕宋君不推行王政,如果真能推行王政,普天之下民众都会抬头盼望,要拥护这样的人来做君主;齐国、楚国虽然强大,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注释1.万章:孟子的学生。2.毫:地名,商汤的都城,在今河南商丘。3.葛:古国名。4.傒:(xi西)《书·仲虺之诰》:“徯予后。”《虞书》:“惟动丕应徯志。”《孟子·梁惠王下》:“徯我后。”《说文》:“徯,待也。”这里用为等待之意。5.篚:(fei匪)《书·禹贡》:“厥贡漆丝,厥篚织文。”《仪礼·士冠礼》:“洗有篚。”《仪礼·燕礼》:“设膳篚。”《仪礼·士虞礼》:“受肺脊实于篚。”本义为圆形的盛物竹器,这里当动词用,即装进筐子之意。6.太誓:即《泰誓》,系《尚书》中的一篇,据传是周武王伐商时的讲话。

推荐古诗: 寒闺怨赠李白醉时歌南邻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怨诗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一代才人孰绣丝)七律(别梦依稀咒逝川)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推荐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常习故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 鞍马劳倦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 拔刀相助  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拜倒辕门  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肩而立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