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注释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②潺潺:形容雨声。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④罗衾(音qīn):绸被子。⑤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⑥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⑦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一作“饷”(音xiǎng)⑧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⑨凭栏:靠着栏杆。⑩江山:指南唐河山。
推荐古诗:
义鹘行、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寻天台山、
春日上方即事、
积雨辋川庄作、
老将行、
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上太行(西风落日草斑斑)、
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
推荐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生服业 指平稳地生活,安心地从事自己的生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臂入林 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次之迁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不愤不启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 不堪造就 指没有培养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