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万章问:“象每天把杀害舜作为事务,舜被拥立为天子后只是将他流放,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这是封他为诸侯,有人说,是流放。” 万章说:“舜流放共工到幽州,发配驩兜到崇山,驱赶三苗到三危,诛杀鲧于羽山。惩处这四个罪犯而天下归服,这是惩办不仁者。象是个很不仁的人,然而却封到有庳。有庳的人民难道有罪吗?仁人难道是这样:对外人严加惩处,对弟弟则封赏国土?” 孟子说:“仁人对于弟弟,不隐藏心中的愤怒,也不留下怨恨,只是亲他爱他而已。亲近他,是想要他尊贵;爱护他,是想要他富裕。封他到有庳国,正是要使他尊贵和富裕。本身是天子,弟弟却是平民,能够称之为亲近和爱护吗?” 万章说:“那又冒昧地请问,有人说这是流放,这是什么意思呢?” 孟子说:“虽然把象封在有庳,但象不能够直接管理国家,舜派官员管理国家而把收的税给象使用,所以称之为流放。怎么能让他残暴地对待老百姓呢?虽然如此,如果想经常见面,所以他们之间常互相往来。所谓‘不一定要等到朝贡,就因政务需要而加强与有庳国的联系。’说的就是这件事。”
注释1.共工:古史传说人物。共工本为其官名。2.幽州:地名,在今北京密云县东北部。3.驩兜:人名。与共工互相勾结,结成死党。4.崇山:地名,在今湖北崇阳县南部。5.三苗:古代国名,顽固不服舜的统治,舜因而杀其首领。6.三危:地名,在今甘肃敦煌县东南部。7.鲧:(gun滚)古人名,夏禹的父亲。《史记》:“禹之父曰鲧。”相传他因治水无功而获罪被杀。8.有庳(bi币):地名,旧说在今河南道县之北。
推荐古诗:
(七言绝句)沈下贤、
寄蜀客、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采莲曲、
栾家濑、
辛夷坞、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
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
己亥杂诗(秋心如海复如潮)、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
推荐诗句: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山无陵,江水为竭、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爱富嫌贫 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
- 安心乐意 原指心情安宁,情绪愉快。后多指内心情愿,十分愉快。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家争鸣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甘雌伏 甘:甘心,情愿;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比喻隐藏,不进取。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