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五节翻译及注释

第五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五节全诗

译文  万章问:“尧把天下交给舜,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天子不能把天下交给他人。”  万章说:“那么舜得到天下,是谁给他的呢?”  孟子说:“是上天给他的。”  万章说:“上天把天下交给他,是谆谆教导命令他的吗?”  孟子说:“不,上天不说话,是用行为和事实来示意而已。”  万章说:“用行为和事实来示意,是怎么回事呢?”  孟子说:“天子能向上天推荐人,却不能叫天把天下交给人;诸侯能向天子推荐人,却不能叫天子让他做诸侯;大夫能向诸侯推荐人,却不能叫诸侯让他做大夫。从前,尧将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又将他公开向老百姓介绍,老百姓接受了;所以说,上天不说话,只是用行为和事实来示意而已。”  万章说:“冒味地请问,向上天推荐,而上天接受了;向老百姓介绍,老百姓也接受了,这怎么样说?”  孟子说:“尧派舜主持祭祀仪式,一切神灵都来享用,这是上天接受了;派舜主持政事,而政事治理井井有条,老百姓都安居乐业,这就是民众接受了。是上天把天下交给舜,是人民把天下交给舜,所以说,天子不能把天下交给他人。舜辅佐尧二十八年,这不是单凭人力就能做到的,这有上天的力量。尧去世,三年服丧后,舜避开尧的儿子一直到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拜天子,不去见尧的儿子而去拜见舜;打官司的人,不去见尧的儿子而去拜见舜;歌颂的人,不歌颂尧的儿子而歌颂舜,所以说,这是天意。这之后舜才回到中原,继承天子之位。如果居住尧的宫殿,逼迫尧的儿子,就是篡夺,而不是上天给的了。《尚书·泰誓》上说:‘上天所看见的来自于人民所看见的,上天所听见的来自于人民所听见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注释相:《书"汤誓》:“伊尹相汤伐桀。”《书·大诰》:“周公相成王。”《诗"大雅"生民》:“有相之道。”《易·泰·象》:“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论语·卫灵公》:“然,固相师之道也。”《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广韵·漾韵》:“相,扶也。”《集韵·漾韵》:“相,助也。”这里用为辅佐、扶助之意。

推荐古诗: 上阳白发人宿江边阁春雨正月崇让宅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田园作滕王阁诗书事息夫人

推荐诗句: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山无陵,江水为竭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不失一  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并蒂芙蓉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波谲云诡  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 博闻强识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补偏救弊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