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例证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均兵例证

均兵例证

查看均兵全诗

  车、步、骑三个兵种特点和作用不同,各有所长,又各有短。在作战中,只有让它们协同作战,互相配合,利用战车抗击敌步骑的冲击,利用骑兵的强大突击力,用步兵最终解决战斗,才能取得作战的胜利。刘裕就是使用步骑与战车协同作战而灭掉南燕的。

  刘裕本是东晋将领,后掌握东晋军政大权,积极准备出兵北进,消灭南燕。南燕与东晋相邻,据有五州之地,拥有铁骑万匹。南燕得知晋将要北进的消息后,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燕主慕容超自信地认为:“不如纵使入岘(大岘山,今山东沂水县北),以精骑蹂之,何忧不克?”义熙五年(409 年)四月,刘裕率兵十余万自建康(今南京)出发,所过之地皆筑城堡,并分兵留守,以防被南燕骑兵切断后路。当晋军抵达南燕境年的琅琊时,燕守军不战而走。刘裕识破此乃敌诱兵之计,以便依托临朐(今山东)、广固等坚城,在平坦地带同晋军决战,于是决定将计就计,北越大岘山,直捣南燕腹地,以车制骑,一举消灭南燕。

  大岘山高七十丈,长二十里,山势险峻,有“齐南天险”之称。六月十二已晋军到达东莞,越过大岘山。在战前,刘裕分析了敌我双方军队的特点,认为南燕向来以骑兵称雄,在平原地区作战,骑兵的冲击力大,机动性好。而晋军步兵与车兵较多,如何将晋军的劣势化为优势呢?刘裕经过思考,制定了一个步、骑、车兵相互配合的作战方案:将兵车四千辆分为左、右翼,中间由骑兵跟车前进,作为机动兵力。这样既能防御敌军的进攻,又可主动出击敌人。然后刘裕令兵车“方轨(两车并行)徐行”,以加强抵御燕骑兵的冲击力。“车悉张慢”,借以抵挡敌军矢石的打击。在近距离作战时,步兵在兵车的掩护下大显身手,兵车上的长矛也可以有效杀敌。跟着兵白话六韬车前进的骑兵既可得到兵车的掩护,又可有力地支援战车。总之,晋军这种以步,骑、车兵互相协同的阵势,无论是防御还是进攻,都是十分有效的。

  六月十八日,晋军主力到达临胸城南数里之地,慕容超派骑兵前来进攻。但在晋军阵前,燕军骑兵威力难以发挥。双方激战半日,相持不下,燕于是精兵悉出助战,临胸城中守军兵力单薄。刘裕乘机派兵偷袭,一攻即陷,然后乘势猛打猛攻,大败燕军。接着乘胜前进,直逼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次年二月,燕在被围八个月后,开门投降,慕容超被擒杀,南燕灭亡。

  在这次作战中,晋军步、骑、车兵互相协同,使晋军化劣势为优势,终于大获全胜。

推荐古诗: 送贺宾客归越羸骏不第后赋菊渡浙江问舟中人春宫曲洞仙歌(冰肌玉骨)第二回回头诗(一局输赢料不真)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梅村(枳篱茅舍掩苍苔)减字木兰花(漫天皆白)

推荐诗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眼相看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 百闻不如一见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不打自招  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 不分畛域  畛域:范围,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